2019春节再游广州——十三行博物馆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位于清代十三行商馆区遗址上(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堤二马路37号广州文化公园内),占地30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90平方米,现馆藏文物2300多件(套)。常设展览有“清代广州十三行历史展”和“王恒、冯杰伉俪捐赠的十三行时期文物专室陈列展”。馆藏文物全部由中外热心人士无偿捐赠。2016年8月31日,十三行博物馆启动试运行,9月30日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馆内馆藏文物超过2300件(套),以“文物+文献史料”的方式,展示了十三行的历史。
清代广州十三行历史展包含“开海设关”、“十三行风貌”、“十三行行商”、“十三行贸易”、“中西汇流”、“走向近代”等六大部分,丰富的文献史料、文物,展示了十三行从辉煌到终结的历史。展览以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史料和海内外遗存的文物,系统地展示十三行从辉煌到终结的这段雄霸中国对欧美“唯一通商”贸易口岸近百年历史的景况,同时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广州商人群体、东学西传和西学东渐等历史事件,展示了粤商敢为人先、包容务实、锐意进取的精神以及岭南人海纳百川的海洋文明的开放理念。
黑漆描金人物纹八角游戏盒 清末
通草水彩市井风情画 清代(1644-1911)
陶瓷:清代中国陶瓷受到欧美宫廷和贵族的普遍喜爱,中国名瓷大量出口。同时,为了适应西方的审美情趣,在广州绘制加工的广彩瓷器器型、纹饰、色彩随潮流而变,风靡欧美。
宜民市石额拓片:清初实行海禁后,清政府强令沿海居民内迁,部分迁民在广州城西栖身,日久成市,人称“移民市”(今西华路第一津),后改为“宜民市”。
第三部分
十三行商行
广彩外文标识花蝶人物纹小碟:该碟图案中间字母“USG”代表第18任美国总统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1868年,美国皮斯卡塔韦号船长阿门在广州订制了两套精美瓷器,其中一套300件餐具送给了格兰特将军夫妇。1869年,当这套餐具抵达美国时,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已就任第18任美国总统。于是这份礼物被送进了白宫,这是当时订制的瓷器之一。
第五部分 中西汇流
通草水彩人物画 19世纪
第六部分 走向近代
结束语:历史造就了十三行,十三行也造就了历史。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十三行,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都及其深远。在许多国家的博物馆、艺术馆、档案馆和图书馆内,珍藏着大量有关十三行的文物、档案、文献等。十三行的历史展现了广州人诚信务实、开拓包容、敢为人先的精神。1951年,在十三行遗址(今广州文化公园)举办的“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成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先声。如今,十三行路仍是广州城西一条热闹的商业街。本展览仅是一个起步,供观者汲古鉴今。
部分文字来源于互联网
——201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