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大王
我小时候,常听大人说“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又总是听他们在早早准备,到头来还是赶不及的时候说:“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我当时就不解地问:既然讲早起的人,可以看见旭光、月光和星光同时在天空,好像非常从容,又怎么会“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呢?
他们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拖!”
这使我想起初来纽约,常在示范画大瀑布的时候,问参观的人有没有去过尼加拉瀑布,令人意外的是,居然摇头的占了相当高的比例.他们的道理也很简单:“因为近,心想反正什么时候要去都成,所以一直拖下来!”妙的是那些人多半去过需要几天车程的佛罗里达,或更远的夏威夷.
“拖”就是这么妙,拖时间的人,不一定是没有时间,反而可能有充裕的时间;拖欠债款的人,常在手头有钱时拖着不还,直到没有钱;拖延不给朋友回信的人,也可能总是把信放在案头,天天都想回,却一拖就是几个月.
你会发现,爱迟到的人,似乎总是迟到.远程的约会,他要迟到;在他家旁边碰面,他还是可能迟到;连你早早到他家,坐在客厅里等,只见他东摸摸、西磨磨,到头来仍然无法准时出发.这原因是什么呢?难道是心理有毛病吗?
我想他们的心理不是真有毛病,却可能是心里总想着:时间还多!”“不急嘛!还有一些时间!”“不急嘛!大概正好可以赶上!”“不急嘛!如果运气好,”“不急嘛!别的人也不可能准时!”
最后则是:反正已经迟了!他这一拖就不知拖去了别人多少时间,要失去了多少宝贵的光阴和成功的机会.
跟我学画的学生,常对我说:“老师!我的墨总是磨不黑,怎么办?”
“多磨一会儿!”
如果他的墨不是本来就成灰颜色的,而是真正的黑墨,当然不可能磨不黑,所以磨不黑并非墨的问题,而在于他自己.
同样地,如果你问我:“我就是爱拖,怎么办?”
我的答案则是:“不要拖!立刻行动!”
当你把心里面那些“不急嘛”、“不急在今天”、“时间还多”的意念完全抛开,而告诉自己“立刻行动”时,你拖的毛病就会霍(huò)然而愈①了.
由于你不论多早起床,却总是弄得迟迟出门,而常在第一堂课迟到,使我不得不说这一大番话给你听,因为“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人,要比那忘了上闹钟,而起晚迟到的人更糟糕.如同“有钱却拖着不还债”,要比无钱可还来得可耻.
记住!你绝对不能有拖的毛病,因为我们的人生是拖不得的!太阳不拖,月亮不拖,星星不拖.春秋四季,万物消长,都不拖.我们又岂能拖呢?
1、用“—”划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瀑(pò pù)布万物消长(cháng zhǎng)
2、“我们又岂能拖呢?”这是个_____句,换个说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起三光”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惜时”的名言警句很多,你能填一填,并再写几句吗
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_______________.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我们的人生是拖不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写几句话劝劝“迟到大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穿透灵魂的微笑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了,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扑向座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庄。农舍、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被冲毁的(劫难困难)。
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的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流进屋内的泥石流已上升到她的颈部。小女孩只露出双臂、颈和头部。及时赶来的营救人员围着她一筹莫展。因为对遍体鳞伤的她来讲,每一次拉扯无疑是一种更大的(伤害危害)。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生命,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始终没有叫一个“疼”字,而是咬着牙微笑着,不停地向营救人员挥手致谢,两臂做出表示胜利的“V”字形。她(坚信相信)政府派来的营救人员一定能够救她。可是,营救人员倾尽全力也没能从固若金汤的泥石流中救出她。小女孩始终微笑着挥着手一点一点地被泥石流(淹没掩盖)。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流露着微笑,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那一刻仿佛漫长如一个世纪,在场的人含泪目睹了这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
死神可以夺去人的生命,永远夺不去生死关头那“V”字所蕴含的信念和精神!不能在形体上与死神较量,那在灵魂上与它较劲。世界上最坚硬不屈的就是那在苦难中的微笑着,痛苦着,高扬信念旗帜的灵魂。因为穿透灵魂的微笑,常常在生命边缘蕴含着震撼世界的力量,让人生所有的苦难如轻烟般飘散。
1、 在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
2、 在“( )”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写近义词:
蕴含(
)
震撼(
)
一筹莫展(
)
遍体鳞伤(
)
4、“V”字形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怎么理解“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再读一读题目,思考:为什么说小女孩的微笑是“穿透灵魂”的呢?请写一写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穿透灵魂的微笑》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的牛
对于中国的牛,我有特别的尊敬感情.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要算一回在田垄上的“相遇”.
一群朋友郊游,我领头在狭窄的阡陌上走,怎料迎面来了几只耕牛,狭道容不下人和牛,终有一方要让路,它们还没有走近,我们已经预计斗不过畜牲,恐怕难免踩到稻田泥水里,弄得鞋袜又是泥又是水了.正在踟蹰的时候,带头的一头牛,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停下来,抬起头看看,稍迟疑一下,就自动走下田去,一队耕牛,跟着它全走离阡陌,从我们身边经过.我们都呆了,回过头来,看着深褐色的牛队,在路的尽头消失,忽然觉得自己受了很大恩惠.
中国的牛,永远沉默地为人做着沉重的工作。在大地上,在晨光或烈日下,它拖着沉重的犁,低头一步又一步,拖出了身后一列又一列松土,好让人们下种。等到满地金黄或农闲时候,它可能还得担当搬运负重的工作,
或终日绕着石磨,朝同一方向,走不计程的路。
在它沉默劳动中,人便得到应得的收成。
那时候,也许,它可以松一肩重担,站在树下,吃几口嫩草。偶尔摇摇尾巴,摆摆耳朵,赶走飞附身上的苍蝇,已经算是它最闲适的生活了。
中国的牛,没有成群奔跑的习惯,永远沉沉实实的。它们不像印度的牛,负着神圣之名,摇着尾巴在大街上闲荡。它们不像荷兰乳牛、日本肉牛,终日无事可做,悠闲只等一死。它们不像西班牙斗牛,_________________默默地工作,平心静气,这就是中国的牛。
我们都呆了,回过头来,看着深褐色的牛队,在路的尽头消失,忽然觉得自己受了很大恩惠。
1、第段划横线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过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对牛产生敬佩之情是因为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的牛”具有什么样的本质特点?(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文章后,你能联想到有关牛的诗词、成语、俗语或谚语吗?请任意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上下文设想一下,在第段的横线上应填上什么样的内容?
6、说说文章寄托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爬起来再摔
一个人刚开始练摔跤,他一次次地被人摔倒在地,教练喊着:“爬起来,再摔!爬起来,再摔!”直到这个人不再轻易地被人摔倒,教练才露出了笑容:“你学会摔跤了,找比你更强的对手摔吧。”
一个刚刚学走路的孩子,看到他一次次的摔倒父母只能在以便心疼地看着,因为父母知道,他必须自己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才能真正学会走路,否则,他就得永远靠别人扶着走。
(1)这下我们都明白了,这个世上有许多事是必须自己做到,必须。摔倒了靠别人扶起来就永远没有自己走路的能力摔倒了索性不起来了就得永远趴在地上因为害怕摔跤也害怕走路害怕做事的人一生就被困在了一所一所特殊的监狱中一切有出息的人,一切生活幸福的人,都是摔倒了自己爬起来的人。而有大出息的人,得到大幸福的人,都是摔倒了能爬起来,而且还有能力有信心去找更强的对手去摔的人。摔倒了会受伤,摔伤了会很痛苦,可经历这种痛苦后得到比痛苦多得多的幸福、快乐和满足。
爬起来,再摔!(2)人生还有比这更好的生存方式和得到幸福、成功、辉煌的方法吗?我想过去不会有,现在不会有,将来也不会有的。
1.给第三段话中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2.你能为文中第三段划线部分写上一个句子吗?联系上下文仔细想一想,你一定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为文中划线的句子换个说法,但是意思不能够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句子(1)“这下我们都明白了,......”
“这个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爬起来,再摔!”这句话对我们的学习,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在4分钟地震后的混乱中,一个年轻
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曾经充满孩子们hun shng xiào
y(
)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一声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他坚定的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楼的左后角处,便jí bù(
)走到那里,开始动手挖掘。
在清理挖掘时,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孩子!”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
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继续挖掘。
救火队长挡住他,对他说:“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起火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的”
警察走过来,对他说:“你很难过,难以控制情感,可这样......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的?”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他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p? làn
bù kn(
),到处是血迹。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我爸爸活着,......
一定回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无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小出口露了出来。 父亲声音chàn du(
)地说:
“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无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给第2自然段加上标点。
3、在横线上填上关联词。
4、分别写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漂亮(
)(
)
坚定(
)(
)
5、 把下列的句子写得具体,生动些。
他向废墟走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父亲曾对儿子说过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如果你是一名记者,要去采访文中的这对父子,你最想采访谁?你打算问他什么?设想他是如何回答的。
采访对象: ______________
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只老鼠刚钻(zuàn zun)出洞口,两只猫同时逮(di dài )住了它。
白猫抓住鼠尾说 是我先捉住了这只老鼠 应(yng yìng )该归我享用 黑猫抓住鼠头说
你没看见我抓住吗 是我先击中(zh?ng zhng )了它的要(yào yo
)害部位两只猫争执不下谁也不让谁老鼠见(壮状),忙对两只猫说:“反正我(已以)经被你们俩抓住了,谁吃都一样,但为了使你们俩不伤和(h?
hu?)气,是否先放我回洞里,让我重新钻出来,你俩(在再)抓,就能比出谁先抓到了。”
两只猫同(意 义)了。他俩一左一右守在洞口,几时(晨
辰)过去了,可惜它俩连老鼠的影子也没见到。
1、给短文加个题目。
2、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用“\”划去括号中用的不对的字。
4、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
A不能轻信他人,容易上当。
B人与人之间要互相谦让。
C人不能太贪,要互相谦让。
上帝的礼物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上帝为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份礼物,那就是“成功和快乐”。但上帝又不愿意让人们轻而易举得到这份礼物,因为他担心得到得太容易了,就不懂得去珍惜。于是上帝把天使们找来,商量如何把这份礼物藏到一个很难找的地方,让人类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取成功和快乐。
一个天使说我们可以把礼物深埋在地下上帝回答说不不能这么做因为人们只要掘地3尺就可以找到它们另一个天使建议我们可以把礼物沉入黑暗的海洋深处上帝还是不满意不那儿也不行人类已经学会潜入深海的本领不用费力就能找到它们这时,又一个天使说:“我们可以把礼物藏在雪山极顶。”上帝再一次否决了这个建议:“不行,因为人们最终会攀上最高的峰顶,然后再把礼物带到山下。”
天使们毫无办法。这时上帝开口了,他说:“我想起一个地方,可以埋藏成功和快乐,这就是人类自己。我要把这份礼物深藏在每个人自己身上,因为他们永远都不会想到,自己的成功和快乐,就藏在自己的身上和心里。只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找到它。”
天使们一致叫好,然后按照上帝的吩咐,悄悄地把礼物藏在了每个人身上。
1、发挥自己的想象,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你认为最好的内容!
2、试着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否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轻而易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使们要把礼物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上帝却不满意,最后上帝决定把礼物藏在_____________。这份礼物是_______________。你认为上帝的办法妙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第三自然段空白处加标点符号。
5、“......,悄悄地把礼物藏在了每个人身上。”反复地读这句话,特别注意带.点的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那些骄傲自满的人或对那些自卑,总是羡慕别人的人,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路人
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在密密的雨帘中,街上的行人稀少。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
我只顾低头走路,突然把身旁的一个行人撞了一下。我连忙抬起头来,只见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扶住了路旁的墙壁,才没有倒下去。“对不起,对不起!”我连声道歉。“噢,噢,不要紧。”这时,我心里感到一阵不安忙说大伯我扶你回去吧说着就伸出手搀扶着他太谢谢了小姑娘他感动地说
我搀扶着他一起走,突然,我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儿摔倒。我低头一看,是一块下水道水泥板,就不满地嚷着:“谁把水泥板拿开了,也不放回原处,真缺德!”但一想到身旁的盲人,忙提醒说:“大伯,您这边走,小心绊倒。”他刚走了一步,随即又停了下来,挣开被我搀扶的手,把手中的拐杖放在一边,蹲下去一边摸索着,一边说:“还会有人走过这里,说不定会被绊倒的。”不一会儿,他摸到了那块水泥板,又摸到了下水道口,小心翼翼地搬过去把它盖好,然后慢慢地站起来伸手在衣袋里摸手绢。
这时,我的心灵受到猛烈的一震,连忙拿出自己洁白的手绢,放在他那双沾满泥水的手中。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仿佛看见他那双模糊的眼睛在闪光。
是的,我看见了他那颗火热透明的心,一颗时时能够想到别人的心。
雨仍在下着,我搀扶着他,继续向前走着,走着??在通往他家的这条路上,我是他的引路人;而在学习做人的道路上他却是我很好的引路人。
1、填上合适的词语。
(
)地嚷
(
)的手绢
(
)地站起来
2、照样子,写词语。
淅淅沥沥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二自然段的空白处加标点。
4、用“”把短文分成三部分,并写出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题。“引路人”有两个含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阅读短文,思考为什么“我的眼睛湿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上文,解释短文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
A.下雨天,我扶着双目失明的老人向前走,是他的向导。
B.下雨天,双目失明的老人教给我怎样做人
C.下雨天,我是盲人的向导,盲人教给我怎样做人。
诚实的孩子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受人爱带的国王。他年纪很大了,(
)没有孩子,这使他很伤心。
有一天,国王想出一个办法,说:“我要在全国挑选一个的孩子,做我的继承人。”于是他吩咐大臣给全国每一个孩子发一些花种(zhong),还宣布:“(
)哪个孩子能用这些花种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那么,他(
)是我的继承人。”
孩子们把花种种下了。他们浇水、施肥、松土,管理得非常精心。有个叫向日的孩子,他也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
),十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还是不见发芽。
“真奇怪!”向日有些纳闷:“种子为什么不发芽啊?”
他去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种的花不发芽呢?”
“你再该它施点肥看看。”妈妈说。向日详细地给花种施了点肥,还浇了些水。他天天看啊,看啊,可种子仍然不发芽。
妈妈又说:“你再把花盆里的土换一换,看行不行。”向日又照着妈妈的话做了,可是种子还是不发芽。
国王规定看花的日子到了,许许多多穿着漂亮衣服的孩子,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拥上街头。过了一会儿,国王来了。他从一个个孩子面前走过,看着一盆盆鲜花,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表情。国王走到一个店铺(pu)前,看见正在流泪的向日。他捧着空花盆站在那人儿。国王问他:“你为什么端着空花盆呢?”
向日抽泣着,把花种不发芽的经过告诉了国王。国王听了向日的回答,高兴地拉着他的手,说:“你就是我的继承人。”
“为什么您让一个端着空花盆的孩子做继承人呢?”孩子们问国王。国王说:“孩子们,我发给你们的花种都是煮熟了的。这样的种子是培育不出美丽的鲜花的。”
1、给短文加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纳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抽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文中带拼音的字标上正确的音调。
4、在短文的(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5、短文的第一段和第七段各有一个别字和用得不恰当的词语,请画出来,并把正确的字词写在括号里(
)(
)。
6、文中横线上一个词语丢了,请你认真阅读短文,把这个词语补填进去。
7、国王看到孩子们手捧一盆盆鲜花,为什么不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什么国王要把向日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听了国王的话,那些手捧鲜花的孩子们会有什么表现?请展开合理的想象,写到短文的结尾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受到什么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垂 柳
在北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你看,在那冰雪初消的时候,不正是暗泛青的柳芽把春意首先带到了人间吗?你再看,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经将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给人民送来春天的气息,所以,诗人写道:“春色先以柳芽归”,“春风杨柳万千条”
!
柳树( )是最早的报春使者,( )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
柳树枝干坚韧,耐水湿,不怕风吹雨打,所以,湿十分理想的防浪护岸树种。
柳树木质轻柔色泽褐红,纹理顺直,湿农具.家具和农家小型建筑的优良木材。
柳树还有其他用途。它到了化学家手中,能炼出火药;在医学家手中,可作接骨夹板材料。
柳树枝()纤细,()很有韧性,在农村老人,妇女手中,它又会变成柳篮,柳箱,簸箕等日用品,就是柳芽,柳叶的用途也很广泛。如柳絮可作枕芯,也可作鞋垫。
柳树性喜潮湿,适应力强,在我国南方,(),塘边河岸,()丘陵山地,一经(qin)插,它都能扎根生长。在一般情况下,十年左右,它就能长成高达十几米,胸径二.三米的浓荫大树。所以人们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如有意栽培,它生长更快,对人的报答也更多。
1. 请把下列三个关联词语,分别填入原文括号里。
“虽然...但是...” “无论...还...” “不但...而且...”
2. 用序号和“||”给短文分段。
3. 你的分段依据是什么?在所选答案的括号里打“√”
A.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
B.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段( )
C.按照地点方位变换分段( )
D.按照事、物的内容或性质分段( )
4.找出文中的过渡段,用“=”划出,并且用“|”隔开承上启下的不同部分。
5.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在所选的答案后面括号里划“√”
a.数字说明( ) b.打比方( ) c.举例子()
6.文中划“
”的句子是()句?请先填空,再把这个句子改为陈述句。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柳树用途很广,请简要列举它的四个不同方面的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984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起来,父亲不慎摔倒时,刀子扎在他胸口。人全身都在颤,嘴唇瞬间乌青。
8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父亲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以后三天,父亲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尚不能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比上一分钟更衰弱、苍白,他远眺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忧伤。抵达的前夜,父亲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女儿不解地问:“可是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他笑了,俯身在女儿的额上深深留下一个吻。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喊着:“妈妈!妈妈!”就在这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霎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所有的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准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为人知。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的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大神迹……“够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俱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不为人知:____________________
洞穿: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个十分感人的故事。请用心阅读,一起来体会题目“父亲”所包含的意思。
“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一句中的“这”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这”是“奇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文章中画出父亲有意隐瞒自己受伤的句子,再说说父亲这样做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抵达前夜,父亲为什么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医生为什么把这个奇迹称为“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学过许多赞美母亲的文章、诗词、歌曲??而赞美父亲的却很少。如果让你为文中的父亲写首歌的话,你会写下怎样的歌词?试着写几句。(不少于4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追赶风筝的孩子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只见两个孩子猛追着在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断线风筝......
“你俩要是带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
“快变成一只能远走高飞的老鹰吧!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
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竟哈哈大笑地挖苦这两个气喘吁吁的孩子。
“对,人们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出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一个“飞”向天空的幻想在这两个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从此,他们开始留心观察鸟类高飞和滑翔时双翅的变化,并精心制作各种会“飞”的玩具。他俩长大后,仍然继续研究飞翔的原理。
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了。这架螺旋桨飞机的发明家,正是二十年前,奋力追捉飘荡在空中断线风筝的两个美国孩子——莱特兄弟。
1、填空。
(1)“追赶风筝的孩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这句话中“这番情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说“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莱特兄弟俩的科学幻想是_____________
3、莱特兄弟的幻想变成了怎样的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科学幻想变成现实的过程中,他们是如何努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