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2018西域游学记——印度门

$
0
0
2018西域游学记——印度门
    印度有两个有名的门:一个在孟买,是为纪念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到访而建。另一个就是德里的印度门。为了区分这两座印度门,在英文名上做了特别定义,孟买的叫Gateway of India,新德里的叫India Gate。
    和孟买万船进港、海上门户的印度门相比,陆路心脏上的德里印度门显然在意境上略逊一筹,但这丝毫不影响德里印度门的自信和在印度百姓中的威望。
    德里印度门为吉特拉式建筑,现在是政府迎接各国宾客的重要场地。其地位宛如巴黎的凯旋门,其样式也是模仿巴黎的凯旋门,但它们的意义显然不同:一个是给凯旋的士兵庆功的,另一个是给战死的士兵致哀的。
    德里印度门则坐落在德里心脏的国王大道上,是新德里的地标建筑,许多重要的道路从这里向外放射出去。这座由埃德温•鲁琴斯设计的建筑建于1921年,外观上形似法国的“凯旋门”,最初称为全印战争纪念馆(All India War Memorial),以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英阿战争中为英属印度丧生的英属印度军队士兵,后也纪念印巴武装冲突和中印边界冲突中阵亡的印军,相当于印度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又称“Amar Jawan Jyoti”,意为不朽战士之火焰。屹立在国王大道东端的印度门诉说的是整整一代印度人为了国家独立自主而牺牲的英魂。
    印度门高48 .7米,宽21.3米,拱门高42米,通体由红砂岩和花岗岩建成。顶端有一个圆石盆,是一盏大油灯。每到重大节日,盆内盛满灯油,夜间燃起1米多高的火焰。整座门外观干净利落,朴素不失庄严。 门顶为三层塔状,中间刻有INDIA字样,两旁刻着皇家太阳符。 纪念碑用黑色的大理石建造,上面立着一支步枪的模型,表示对士兵的纪念。在印度门印度门的建筑墙壁上刻着印度和英国官兵约9万多个名字。受种姓制度影响,印度军人阶层多为处于上等阶层的刹帝利,其中又以来自北方的锡克教为代表。
    印度门与首相府、国会大厦等国家政府建筑遥遥相望,中间是一条长达几公里的国王大道,布局像极了巴黎的凯旋门和香榭丽大街 。做为新德里地标式的建筑,印度门下总是热闹非凡,不论什么时候来到这里,总能看到如潮般的人流和商贩。这里时常有文化活动举行,还有不少针对于游客的生意。许多政治抗议也发生在这里,包括民众因“黑公交案”向政府施压修改法律的示威活动。

    兜售各种旅游纪念品的印度妇女......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家子的印度百姓,拖儿带女,优哉游哉;可以看到印度的年轻人,在纪念物前面各种搞怪自拍;兜售廉价纪念品的小商贩追着游客满场转;一支海娜纹身瞬间就可以带你领略迷人的异域风情;黄昏时分,绚烂的晚霞会将水池染成彩虹般的色彩;夜色降临,德里印度门在霓虹照耀下展现最迷人的时刻……

    17世纪中叶,莫卧儿王朝的沙贾汗国王把印度首都从阿格拉迁都到此,用10年时间建成了现在的德里城(老德里)。19世纪中期,英国将英属印度的首都迁至加尔各答。1911年,英国殖民统治者驻印度总督将首都从加尔各答迁回德里,并在旧城以南兴建新城,称为新德里。从1931年起,新德里开始成为首府,1947年印度独立,新德里仍被宣布为首都。
    现在,新老德里早就连成一片,德里成为新老德里的共同名称。虽然新老德里没有明确的分界线,但一般认为德里印度门是一个人们通常认可的界限,印度门以南是新德里,以北是老新德里。理想与现实,现代与传统,富裕与贫穷在这里被标注放大,一个城市两个世界。许多事物在新旧中更迭,但地标一直被记忆。

    网上的美图,感谢作者......

    孟买的印度门位于阿波罗码头,面对孟买湾。是一座融合印度和波斯文化建筑特色的拱门。高26米,建于1911 年,为纪念当时来访的英王乔治五世和玛丽王后而建,恭请英王及王后陛下从门下通过,以示孟买是印度的门户。此拱门为古吉拉特式建筑,其形式与法国的凯旋门极为相似,已成为孟买的象征,是市政府迎接各国宾客的重要场地。

    夕阳中的印度门......
部分图片与文字来源于网络
——2018.12.15-2019.1.17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