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2018国庆·多彩黔行——织金洞

$
0
0
2018国庆·多彩黔行——织金洞
    好久没有更新博客了,我家松松干的坏事儿。本来很生气,可看到它可爱的模样,想到它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一肚子气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继续我的日记吧......

    在贵州只有七天时间,计划排得其实很满,去过龙宫的水旱溶洞后,本没想来到毕节的织金洞。但这里被贵州的几个导游美化的太好,于是还是临时改变了行程,来到了毕节的织金洞......

    进洞的路很是狭窄,小路上好多游客呐......

    其实,在2012年以前,织金洞一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交通严重阻塞,面对山路十八弯,很多游客会望路兴叹,不得不放弃行程。2012年开通的黔织高速公路(黔西——织金)改变了这一情况......





 

    峰回路转,哇,看到了巨大的溶洞......

    根据不同的景观和特点,织金洞分为迎宾厅、讲经堂、雪香宫、寿星宫、广寒宫、灵霄殿、十万大山、塔林洞、金鼠宫、望山湖、水乡泽国等景区,有47个厅堂、150多个景点。最大的洞厅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洞内有各种奇形怪状的石柱、石幔、石花等,组成奇特景观,身临其境如进入神话中的奇幻世界。

 

    这里被叫做“迎宾厅”。迎宾厅长二百余米。由于洞口阳光照射,厅内长满苔藓。岩溶堆积物如巨狮、玉蟾、岩松。厅顶有直径约十米的圆形天窗,阳光可直射洞底;窗沿串串滴落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撒下千千万万个金钱,称“圆光一洞天”,又名“落钱洞”。侧壁旁一小厅,中有一棵十余米高的钟乳石,形如核弹爆炸后冉冉升起的蘑菇云,名“蘑菇云厅”。厅内还有直径约四米的圆形水塘,站立塘边,可观看塘中如林石笋和洞窗倒影,名“影泉”。

    突然回眸,发现有阳光透入。原来这里叫做“日月同辉”。景点由洞穴入口及其旁边的一个小型天窗(高36.5米,天窗口部呈椭圆形,长轴约30米,短轴约20米)共同组成。

     织金洞原名打鸡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城东北23公里处的官寨乡,地处乌江源流之一的六冲河南岸,位于贵州省西部毕节市境内,跨织金、黔西两县大部分位于织金县境内,距织金县城22千米,距黔西县城78千米, 距省城贵阳120公里。公园占地面积170 km2,海拔900~1670m。1980年4月,织金县人民政府组织的旅游资源勘察队发现此洞。织金洞现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织金洞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旅游洞穴”之首; “中国最美的旅游胜地——“中国十大奇洞”之首。中科院下辖的《中国国家地理》等国家级地理研究部门也给予高度赞誉,称其为“中国溶洞之王”,“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2015年9月19日(日本时间下午17点),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加入世界地质公园。填补了贵州没有世界地质公园的空白。成为贵州省第一个世界地质公园。
    个人认为,这里是织金洞最出彩的景点了......
     综观整个洞穴,给人的最深刻感觉就是一个字“大”。这里的奇石其实没有龙宫秀美,也没有鸡冠洞的奇幻,但却胜在巨大。在洞里徒步3个小时才看到出洞的洞口,后半程其实已经视觉疲劳,只剩一个字“累”......
     织金洞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溶洞,洞长6.6公里,最宽处175米,相对高差150多米,全洞容积达500万立方米,空间宽阔,有上、中、下三层,洞内有洞中遍布石笋、石柱、石芽、钟旗等四十多种堆积物,形成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洞道纵横交错,石峰四布,流水、间歇水塘、地下湖错置其间。被誉为“岩溶瑰宝”、“溶洞奇观”。40多种岩溶堆积物,显示了溶洞的一些主要形态类别。织金洞是该景区的精华,它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一座规模宏伟、造型奇特的洞穴资源宝库。洞深10余千米,两壁最宽处173米,最高达50米。 

    织金洞规模宏大,形态万千,色彩纷呈。洞内长度达12.1公里,相对高差150多米,已勘最宽跨度175米,一般宽高在60米一100米,总面积达70多万平方米,堆积物平均高度为40米左右,最高的达70米,囊括了全世界溶洞堆积物类别的40多种堆积形态,呈现出万干气象,无限风光。

 


    大力神杯-火炬状石笋......

    雄伟壮观的“地下塔林”、虚无缥缈的“铁山云雾”、一望无涯的“寂静群山”、磅礴而下的“百尺垂帘”、深奥无穷的“广寒宫”、神秘莫测的“灵霄殿”、豪迈挺拔的“银雨树”、纤细玲成的“卷曲石”、栩栩如生的“普贤骑象”、“婆媳情深”……一幅幅大画卷,一处处小场景,令人心魄震惊,叹为观止。据专家考察比较,织金洞规模体量、形态类别、景观效果都比誉冠全球的法国和南斯拉夫的溶洞更为宏大、齐全、美观。

    瑰丽多姿的喀斯特地貌风光,把织金洞映衬得气势恢宏。在织金洞地表周围约5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有典型的罗圈盆、天生桥、天窗谷、伏流及峡谷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被国际知名的地貌学家威廉姆称为“世界第一流的喀斯特景观”。

    织金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域,地处我国乌江上游缔结河峡谷南岸,系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地块隆升,河流下切溶蚀岩体而形成的高位旱溶洞。地质形成约50万年,经历了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晚新世。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多变,使该洞具有多格局、多阶段、多类型发育充分的特点。



    织金洞之所以被人们称为“溶洞之王”,在于它在世界溶洞中具有多项世界之最。如整个洞已开发部分就达35万平方米;洞内堆积物的多品类、高品位为世间少有;洞厅的最高、最宽跨度属于至极;神奇的银雨树,精巧的卷曲石举世罕见。最大的景物是金塔宫内的塔林世界,在1.6万平方米的洞厅内,耸立着100多座金塔银塔,而且隔成11个厅堂。金塔银塔之间,石笋、石藤、石幔、石帏、钟旗、石鼓、石柱遍布,与塔群遥相呼应。
    织金洞是一个多层次、多阶段、多类别、多形态的完整岩溶系统,是世界上已经开发作为旅游溶洞的佼佼者之一。洞内相对高差150多米,最宽跨度175米,洞内一般高宽均在60至100米之间,总面积达70多万平方米,堆积物的高度平均在40米左右,最高堆积物有70米,比世界之最的古巴马丁山溶洞最高的石笋还要高7米多。从洞的体积和堆积物的高度上讲,它比一直誉冠全球并列为世界旅游溶洞前六名的法国、南斯拉夫等欧洲国家的溶洞要大两三倍。

    洞内空间开阔,岩质复杂拥有40多种岩溶堆积形态,包括世界溶洞中主要的形态类别,被称为“岩溶博物馆”。谷牧的“此景闻说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游。”中国作家协会副会长冯牧的:“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琅嬛胜地瑶池境,始信天宫在人间。”二牧之词被认为是绝唱。织金洞有很高的旅游、美学价值,而且对于研究中国的古地理、古气象学等都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讲经堂-长约二百米,宽五十米。因岩溶堆积物如罗汉讲经得名。中间有一面积三百平方米的水潭,被钟乳石间隔为二,名“日月潭”,系全洞最低点。潭中岩溶物高二十余米,底部围大十余米,形如三层宝塔,顶端坐一佛,如聚神讲经。东侧半圆形石台上众多罗汉齐集谛听,有的手捧经卷,有的托腮凝思,有的问讯于邻,有的低头默想。洞壁如七色俱备的天然壁画,呈山峦、林海、田野诸景。潭北为陡坡,石径盘旋而上,伸手可触顶棚,名“摩天岭”。左侧有九根石柱,毗邻成排,形如蟠龙,从洞底直抵顶棚,我“九龙撑天”,是全洞洞顶最矮处。

    银雨树高17米,犹如象牙雕刻的玲珑塔,披金撒银,从白色玉盘15万年,它们形成分塔状石笋、松球状石笋、花状石笋三个阶段。早期是洞顶滴水形成一个个滴盘,滴盘重叠,成为塔状石笋;后来滴水又绶慢流淌,对下部进行溶蚀,分割成松球状石笋:最后顶部的水又使叶片加快,便形成瓣状石笋。10多万年来,形成银雨树的滴水线位置始终没有变迁,水量是恒定的,可见银银雨来之不易。著名地质学家孙大光先生说:“把银雨树称为国宝还不够,应称之为球宝——地球之宝,无价之宝” 。

  
    这里叫做“琵琶宫”......

    倒悬的琵琶,给个近景......
    继续上行......


 

    塔林洞又称“金塔城”。面积一万六千余平方米,有石塔一百余座,呈金黄色,熠熠闪光,最高的达三十余米,底部围二十余米。群塔将景区分为十一个厅堂,其间遍布石笋、石柱、石帷、钟旗,形态各异,气象万千。“蘑菇潭”潭水清澈,中有无数朵石蘑菇,影随波动;潭前石花成片。“石鼓”面平中空,水点滴在鼓上,咚咚作响。“塔松厅”内有相对两株石松;一株黑褐色、高五米,酷似针叶的钟乳石聚成片状凝结在主干上,下大上小,呈塔形;另一株高近二十米,层层叶面上如覆白雪,名“雪压青松”。
  





    龙虎斗纺锤-瀑布状石幔......





    在织金洞中你会随处找到与景观对应的一个个美学名词,诸如“壮美”如“寂静群山”、“金塔林海”,“秀美”如“石竹园”、“石花斗奇”,“神奇”如 “银雨树”、“霸王盔”,“玲珑巧雅”如“卷曲石”,“凝重道劲”如“迎客松”、“桫椤树”,“气韵生动”如“婆媳情深”、“三星聚会”……、本来把景观拟人比物,难免牵强附会,也是一般溶洞的流弊,织金洞中的这类景观却形神兼备,超凡脱俗,令人叹绝称奇。织金洞的美远非一个个美学名词的简单堆砌所能穷,也不似博物馆艺术珍品的罗列所能尽。类似的个体景观,类似的审美感受,或大或小,或深或浅在许多溶洞中也能观赏领略,只是在织金洞中表现得更集中、更全面、更典型罢了。这些个体景观的美,你需要在一个大场面、大画卷的空间意识下才能真正领略得到,或者说织金洞注定要把你抛入一种惊心动魄的审美空间感中去。
    织金洞空间的美,首先在于它气势磅礴碍而仪态万方。在织金洞中游,你会感到如在星光朦胧、漫无边际的夜空下,置身于崇山峻岭、险峰巉岩之中,静态里透出浩荡的力度。你在一种惊讶之余静过神来、缓过气来,才得以观赏它的局部和细节。无论在高约百米、宽约90米的“寿星宫”,长170米、宽40米的“望山湖”,441蹬、27拐、18盘的“南天门”,高宽约60一80米、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广寒宫”……还是可辟足球场的“宴会大厅”,你都会感受到这一点。即使厅堂之间有狭窄、曲折的通道过渡,也是为了让你调节心理,以再感受到它的气魄、它的雄浑。雪山、大海也会给你这种崇高感,但它们过于明朗,不似织金洞巨大的空间中弥漫的那种神秘更有力量。



    大气魄是织金洞空间鲜明的主题,但它又是在一种变化中来体现的。一味巨大而缺乏变化便流于单调和呆板。织金洞顶棚、洞壁和洞底形成的空间,一会儿锥形、一会儿弯形、一会儿矩形、一会儿方形,呈现出目不暇接的生动多变。已开放的6.6公里长的洞腔,时长而深幽莫测,时短而明快简练,时高如朗朗夜空,时低而手可触顶,时宽如茫茫原野,时窄如山谷幽径,时大如苍弯,时小如华盖,时急迫如刀枪怒发,时和缓如信步田园,时险陡如攀蜀道,时平坦如履平沙,时静如禅佛仙界,时动如海浪排空,虎啸山河,龙揽九天,雷霞干钧,狂飙万丈……

    望山洞为长一百七十米,宽四十余米的地下湖。这里是洞中枢纽,可通往各大景区。湖边钟乳石呈黑色,其中最大的一棵高达十米,形如铁树,树身布满千万颗黑色石珠,上端右侧呈白色,如雪花被覆,称“铁树银花”。湖东北岸是一陡峭斜坡,路歧出:一条缘十八盘,绕二十七拐,登四百四十一石级进“南天门”,入“灵宵殿”;另一条经四百二十二石级进“北天门”,入“广寒宫”。




 


    浑圆天成-浑圆状石笋,也叫霸王盔,织金洞洞内“三绝之一”。高14米,珠玑点缀、银光闪烁,似古代楚霸王的头盔。为巨大的复合型石笋,由下部的帽石笋,上部的细长杆状石笋组成,形成如此形态,说明早期滴水含物质丰富,多呈线状下流,沉积速度快.后期滴水含物质减少、分散,下滴速度减慢的沉积过程。
    寿星宫-为织金洞第三层洞内的一个空旷神奇的洞穴厅堂,高宽均在90多米,远古时洞顶塌落的巨石堆积如山,后来山上又覆满岩溶堆积物,称“万寿山”,又称九九宫,主要景区观有“三星聚会”。三星聚会是由三座粗壮的石笋组成,高20米,是由洞顶裂隙滴水沉淀堆积而成,形成至今已有35万年,高十至二十米 ,形如福、禄、寿三星,特别是中间的老寿星长须下垂,手杵拐杖,神形兼备,神志逼真。寿星宫洞顶空阔,上有珍奇的“穴罐”,呈椭圆形。 洞顶和厅壁由黄、白、红、蓝、褐诸色构成美丽的图案。 粗大的石笋屹立洞底,细小石笋零星分布在乱石之上,它们从一个侧面记录了织金洞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第一时期是空洞形成时期,距今50万年以上;第二时期是洞顶崩塌期,距今35万年至50万年;第三时期是粗大石笋堆积期,距今25万年至35万年;第四时期是细长石笋堆积期,大约从10万年前开始持续至今。旁有“鸡血石”,晶莹绯红,酷似“孔雀开屏”。
 

    版纳晨影-各种发育中的钟乳石(卷曲石、鹅管、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盾、石旗等)荟萃一堂......

    江南泽国全长一点一公里,面积五万多平方米。分为漫谷长廊、北海陇、宴会大厅、江南泽国四部分。“漫谷长廊”,洞廊深长、壁间钟乳石奇异多姿。“宴会大厅”,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洞内平坦干燥,是游览途中理想的休息、进餐和活动场所。“北海陇”,数条游龙似的边石坝蜿蜒伸展,钟乳石林立。中有一深潭,潭中有九根石笋,称“清潭九笋”。“江南泽国”,流水、湖泊、水塘、水田交错,流水潺潺,田水如镜。
    卷曲石是科研价值极高的珍品,它们不受地心吸引力的束缚,自由地向空间卷曲发育生长,有的像树技,有的像梅花,有的像鹿角。卷曲石中心是空心管道,里面密封储水,管壁很溥,因此通体透明,珍贵无比。卷曲石是织金洞中的珍奇景观,主要由于毛细水作用而成。



 

 



 

 

    织金灯塔(延安宝塔)-塔状石笋......

 

    陡峭的楼梯蜿蜒上行,真心觉得累了啊......

 

 

    雪香宫全长三百余米,面积六千余平方米。岩溶堆积物如茫茫雪原 。注柱四立,玉帷高挂,俨然一派北国风光。其间,有自然形成的二十多块谷针田、珍珠田、梅花田;有二十余个大小不一的石盾;有数十面红色透明的钟旗,扣之 如钟声;有百余株石竹形成的“竹苑”,如丛篁密筿,意趣横生。“卷曲石洞”,在二百余米的洞厅顶棚上,布满数万颗晶莹透亮的卷曲石,中空含水,弯曲横生,甚至向上生长。

 
 



    台阶上的百家姓,我的姓氏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的呢...... 

  

 

 

 
    织金洞洞内的最高点——灵霄殿。这里的海拔是1321米,面积五千多平方米, 比洞口还高20余米。洞厅华美、灿烂、辉煌、壮观。灵霄殿景观组合非常和谐、奇妙,它的空间匀称而明快,恰到好处。灵霄殿高宽均在40余米,造型独特,巧夺天工,两壁垂下百尺石帘,五彩斑斓,俨然天宫帷幕,其中景色尽收眼底。中部高37米的石柱,纤细、秀长、宁静。无依无靠,称为“擎天一线”。后方背景是洁白的石笋,左右两侧是宽阔的石慢,尤其是右壁的石帘,长百余米,高数十米,规模宏大,气势辉煌,景观密集。这个石帘是几十万年前从洞顶裂缝漫流而下的片状水沉淀形成,仿佛还感受到它飞流直下的磅礴气势。柱后有面积约二十平方米的水池,石莲飘浮出水面,称“瑶池”。 擎天一线正是与四周景观形成了动与静、壮与秀、疏与密的和谐美。一些风景科学家从奇特度、审美度等方面给灵霄殿打了满分——10分。原国务院总理钱其琛题词:“游过织金洞,方知溶洞奇,地下看世界,洞中别有天”。如果说奇是织金洞一大特点,那么灵霄殿把这个特点表现得最典型最集中。



 







    广寒宫长四百余米,宽一百余米,高七十余米,面积五万多平方米。群山耸列,陡峭险峻。两山间为开阔平地,地下湖横陈其间。有六十余米高的“梭罗树”,长满成千上万朵石灵芝;有十七米高的“霸王盔”,酷似古时武士头盔;有五十米高的石佛,巍然屹立;有十七米高的“银雨树”,亭亭玉立,洁白有光。



 

 

    一幅巨大的岩溶透雕壁画,高近百米,连绵200余米,由众多的石帘、石柱、石慢、石钟乳融汇而成气势非凡,景象万千的大画卷,充分体现了织金洞“大”的特点,在世界溶洞中也极为罕见。

 




    好美的剪影效果......

    一只可爱的乌龟......

 








      十万大山-面积七万多平方米,最宽处达一百七十五米,最高处一百五墕主。洞内地势起伏,石峰丛立,如重峦叠嶂,山间常有云雾缭绕。有金色塔山、成林玉树,还有螺旋状的高大石柱“螺旋树”。







    洞内还有“珍珠厅”,石珍珠晶莹闪光;有古溶洞河道遗迹,长六面余米,宽四至八米。





 





    终于看到出口了......


 

    老天很给力,进入织金洞的时候下雨,出来时已经雨过天晴。本来在雨天就不想再去织金大峡谷了,现在雨停了,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景点。事实证明,织金大峡谷的美,远胜于织金洞......

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
——2018.10.3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