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2018国庆·多彩黔行——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

$
0
0
2018国庆·多彩黔行——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

    在安顺武庙的外墙上,看到了这样的一片古城保护范围和古城规划项目。每一座古城区对我都有莫大的吸引力,能够看到当地的风土人情,怎能不令人向往呢?于是拿出来计划外的时间,开始在这片历史的遗迹中漫步......
    安顺古城是明初“调北征南”中在贵州修建的第一座卫所城市,古城街区是安顺古城中的重要片区,是贵州明代古城建设历史的重要遗迹。文庙和武庙并存的街区格局,是安顺历史上政治、军事、文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是儒家“仁义礼智信”传统文化的实物载体。古城街区是安顺历史上传统商贸发达的实物见证,是安顺人古城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

    古城街区体现了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的思想,建筑和街巷、水系景观特色突出。古城街区以文庙为中心,形成依山就势、临水而居的街区整体格局特色。街区建筑与东山地势、贯城河融为一体,文庙、武庙与远山和石塔遥相呼应。
    围绕水系,分布有众多古桥、古井、花园,蔡衙街、儒林路河街伴行,建筑面水而建,具有“江南水乡”的格局特征。古城街区的历史街巷具有山城特色,街巷因地制宜顺应地形变化,高低错落、曲直结合、轮廓起伏。古城街区具有“石上江南”的独特建筑特征,包括腰檐商业建筑,石雕和木雕结合的垂花门,众多的石牌坊,石柜台、石铺地、石柱等大量分布的石构件和干摆石砌工艺、透雕石工艺等。

    这片区域的范围南至中华东路,北至金匮街一线,东至虹山湖路,西至中华北路,总面积35.57公顷。保护古城街区河街伴行、随地形地势而曲直结合的路网和街坊格局,合院式的院落肌理,庙宇和民居主次分明而又错落有致的屋顶轮廓,街区灰白色石墙、柱间白隔墙、小青瓦等色彩关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安顺文庙、安顺武庙、王若飞故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安顺县学宫、谷氏旧居;安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清泰庵、戴明贤宅、帅灿章宅、安顺总管庙、炮台街清真寺、安顺基督教堂。
    古城街区内有保护价值的建筑,除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外,传统风貌建筑和有时代特征的协调现代建筑也具有整体保护的价值。有保护价值的建筑,包括明清和民国时期建设的木、石、砖建筑,也包括建国后建设的粮库粮仓、安顺鞋厂厂房等。

    这条街的一边是现代化的都市,另一边则是白墙青瓦的历史街区了。前面路口拐个弯,现代城市的喧嚣立刻被隔绝,眼前只有一片历史的宁静与沧桑......



    由东山延伸入城、贯城河穿街区而过的山形水势。体现“石上江南”文化特征的石铺地、门墩石、柱础石、石阶、石墙、石柱、石门框、石牌楼、石柜台等石构件,干摆砌筑、透雕等石构件构造做法,石雕传统吉祥图案等。有保护价值的独立于建筑的石砌挡土墙。砖墙的表砖砌筑方式。体现“石上江南”文化特征的商业建筑腰檐形式、垂花门门楼形式、木门窗形式、木雕吉祥图案等。街区内贯城河的河名、走向,三台湾、杨家湾、碧漾湾等河湾名称,历史河堤驳岸,三元桥、太平桥、古井桥、东门桥、合和桥、化鲤桥、崇文桥等古桥名称和位置,五眼井、双眼井、胭脂井、四方井等古井。龟石、砚石。保护街区内的5棵古树名木。
    街区整体景观风貌 街巷和院落格局构成的空间肌理:院落普遍采用三合院和四合院,街巷随地势蜿蜒起伏,直(儒林路)曲(和合巷、蔡衙街)结合,河街伴行。高度上,文庙、武庙等庙宇突出,民居建筑相对低矮平整,并随地形跌落起伏。屋顶形式上,普遍采用小青瓦的坡屋顶,单体建筑普遍采用悬山坡顶形式,少量民国时期建筑采用四坡顶,屋脊一般为白色。建筑色彩上,民居建筑采用“白墙”黛瓦,(白墙主要为穿斗建筑的柱间采用竹条摸灰的白色墙体,或灰白色的石墙、灰白色石墙上加灰色表砖墙、灰白色的柱间石栏板等,黛瓦指小青瓦)以及木门窗、柱采用的木本色、黑漆、土红色漆等色彩。庙宇一般采用灰瓦,红漆门窗、柱等色彩。景观视线上,2条景观视线:东山-文庙-花山石塔、太平桥-武庙观音阁-西秀白塔。

保护屯堡石头建筑技艺、安顺木雕等适合街区历史文化价值和景观风貌特点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内容。王若飞、谷氏三兄弟、梅月等历史名人舞龙等传统民俗表演荞凉粉等特色小吃建国后的新民商店,民国时期的同馨荣、益生昌等商业老字号。大箭道等老地名安顺“三刀”等传统手工技艺传统音乐、曲艺体现屯堡和市域内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等。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