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秋畅游古城台儿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第二展室)
“辉煌的台儿庄歼灭战”
战前的台儿庄:大战之前,台儿庄一直是运河岸边的商业重镇,“商贾迤逦(y
l),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乾隆皇帝第四次下江南时,亲笔御赐“天下第一庄”。日本帝国主义对经济富饶、水路交通发达的台儿庄地区垂涎已久,早在1918年也就是大战前20年就派特务对台儿庄一带的经济、资源、气候乃至民俗等十几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调查。这是日本特务当时撰写的调查报告。报告中对台儿庄地区有几个村,村里有几口井,以及这些井的坐落位置都进行了详细的标注。从中可以看出日本帝国主义发动此次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
墙上展示的照片是台儿庄战役之前的繁华景象,中间为古城模型......日本帝国主义对经济富饶、水陆交通发达的台儿庄地区垂涎已久,早在日本天皇大正六年(1918年)就派特务对台儿庄一带的经济、资源、气候乃至民俗等十几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调查,为其经济和武装侵略这一地区打下基础。这是日本特务当时撰写的调查报告。
台儿庄歼灭战:台儿庄歼灭战是指1938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台儿庄及其附近地区进行的一系列作战,是整个台儿庄战役的核心部分。在方圆约50公里的地域内,日军投入第10、第5两个精锐师团的大部分兵力共约3万人,中国军队直接投入这一地区的有以擅长固守著称的第2集团军和装备相对较好的第20军团等部近10个师,约10万人。中国军队虽数量占优,但在武器装备上仍是敌强我弱。日军攻陷滕县、临城、韩庄后,东西两路企图会攻徐州。第2集团军在台儿庄和运河一线死咬住敌人,第20军团等部在外围地区猛攻其侧背,经过半个月的激战,终于赢得了全面抗战爆发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遏制了日军的凶猛势头。
孙连仲(1893-1990):字仿鲁,河北雄县人。国民革命军二级陆军上将,著名抗日将领,抗日战争时期因坚守台儿庄而闻名中外。1914年投冯玉祥部,冯玉祥十三太保之一,中原大战后被蒋介石改编。1936年晋上将。全国抗战爆发后,率部先后在平汉线涿州一带、正太路娘子关一带抗击日军。1937年9月任第1军团军团长,同年10月升任第2集团军总司令。在台儿庄会战中,指挥部死守台儿庄地区,为台儿庄大捷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其后,历任第一、第五、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第六、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河北省政府主席等职。日本投降后为平津地区受降主官,此后历任保定绥靖公署主任,南京卫戍总司令等职。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总统府”战略顾问。1990年8月14日,将军病逝于台湾。
孙连仲被任命为第2集团军总司令的委任状......
1938年春季,日寇的精锐部队第十师团的一个旅团等,企图沿津浦线南下攻占徐州。当时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负责指挥徐州一带战事。蒋介石于徐州方面告急时,也认为在战略上有加强第五战区之必要,乃仓促檄调第一战区驻河南补充训练尚未完成的汤恩伯军团与孙连仲第二集团军星夜增援。第五战区长官部判断,恃战胜余威、骄狂分万的矶谷师团长一定不待蚌埠方面北上敌军的增援呼应,便要直扑台儿庄,以期一举攻下徐州,抢先夺取打通津浦路的大功,故调兵遣将,张网以待。除以孙连仲部正面迎敌外,又派汤恩伯潜行南下拊敌之背,协同孙部包围日军而歼灭之。
3月19日,孙连仲接到命今后,立即指挥部队东调,指定参谋人员先行赴徐州以北地区选定前进指挥所。同时命令池峰城第三十一师进驻台儿庄及其附近地区,构筑工事,掩护他部陆续集中。第二集团军完成后的布防概况是:台儿庄城寨由第三十一师一八四团防守;该师其他部队一部分防守台儿庄以西七里之范口村及以东约三里之官庄,准备协同台儿庄核心之作战;另一部分沿大运河南岸布防。池峰城在城寨外指挥。第二集团军的第二十七师、第三十师和第四十四旅陆续集结于贾汪东北和台儿庄以南地区。总司令部设在距台儿庄城寨五公里处。
3月22日,池峰城师进驻完毕。次日,由峄城南下之敌进犯台儿庄,中国军队还击,形成对峙状态。刘兰斋率骑兵从台儿庄北门出击日军,乜子彬旅长率第一八三团跟进,在康庄与日军骑兵遭遇,出击部队边战边退,诱敌深入。第一八三团在獐山与日军激战至晚。同日下午,敌机多架在台儿庄一带低空飞行,进行侦察扫射、一场喋血大战即将展开。24日晨,日军三个联队约五六千人,在飞机、坦克、重炮配合下,向台儿庄猛扑。临战之际,孙连仲亲赴前线调令下属:“面临强大的敌人,我们只能依靠地形挡住它,再利用夜里的小突击拖住它。没有命令,决不撤退。”战斗中,日军摧毁了台儿庄北城墙,从突破口冲了进来。池峰城亲率敢死队与敌拚杀。李宗仁闻报,明令以十万银元奖赏。但敢死队员一致表示:“只要抗战,不要银元!”当晚,池峰城身先士卒,率队夜袭敌阵,在第一八六团配合下,杀出一条血路,将从突破口冲入日军全部消灭。此后连续数日,敌军仗其优势武器装备,利用白昼作战。中国军队坚决抵御,同时摸黑夜袭,消灭敌人,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29日凌晨,孙连仲召集军、师、旅长及炮兵团长会议,重申固守台儿庄之志。并指出:当面之敌似在待援中,我以钳形攻势当可聚歼之;第三十一师仍须独自为战,以利外线组织战斗。
战斗延续到4月3日,日军攻占了台儿庄的东南门,侵入城寨内百米,同时掷催泪瓦斯弹。台儿庄三分之二的地方为日军占领,中国守军死伤十之七八。孙连仲的部队据守南关一隅,死拚不退。这时,李宗仁来电话,严令第二集团军守至次日拂晓,等待汤恩伯军团前来增援。孙大义凛然地说:“长官有此决心,我第二集团军牺牲殆尽不足惜,连仲亦以一死报国家。”旋集合可用之兵,包括炊事兵、担架兵都一并参加,组成一个敢死队,于午夜袭击敌人。这时,池峰城来电话请示可否撤退至运河南岸,孙连仲命令说:“士兵打完了,你自己填上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过河者,杀无赦!”池部乃以必死之决心,逐屋抵抗至4日黄昏,将敌增援部队击退。
4月6日,中国军队完成了合围任务后,全线出击。日军矶谷、板垣两师团阵脚大乱,狼奔豕突,渐向北撤去。孙连仲部与友军内外夹击,横扫残敌。台儿庄战役以中国军队的全胜而结束,史称台儿庄大捷。此役中,孙部武器虽劣,但官兵勇于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弥补了这一点。近战时大刀发挥了很大威力。孙部官兵还用十二枚一捆的束集手榴弹炸毁敌军坦克。
台儿庄战役结束后,孙连仲的部队伤亡严重,但仍在运河东岸参加了掩护徐州国民党军大部队撤退的军事行动。
第42军军长冯安邦(1884-1938.11):山东省无棣县人,清末当兵,民国后投冯玉祥部,历任排、连、营、团、旅、师长及宁夏省代主席等职。日本全面侵华后,他请缨抗日,慨然明志:“杀敌报国,此其时也!贪生怕死保守实力者,非炎黄子孙,实国民革命军的败类!”所部在良乡、琉璃河间迭挫敌锋,在娘子关战役中取得了关键的旧关战斗的胜利。1937年8月升任第42军军长。在台儿庄战役中,所率第27师等部极为顽强,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了敌人的敬畏,1938年冬在襄阳壮烈殉国。生前廉洁自持,遗体运回故里,家中竟无钱安葬。其生前同僚集资,才了却后事。国民政府为表彰其抗日业绩,发给丧葬费一万元,追授陆军上将。
第30军军长田镇南(1889-1974):河南项城县人。曾入北洋军,后投冯玉祥部,先后任参谋官、右路军孙连仲总参赞、副军长、青海省政府交通处长等职。阎锡山、冯玉祥反蒋失败后,田镇南任南京中央政府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中将参议等,后任第30军中将军长。抗战爆发后,所部在山西娘子关等地重创日军。台儿庄战役时,该军第30、31师与第42军等部死守台儿庄城寨内外地区半个月,为台儿庄歼灭战发挥了关键作用。后升任第2集团军副总司令兼豫南游击总指挥。抗战胜利后,任第四绥靖区中将副司令兼开封城防司令等职,1974年病故于台北。
独立第44旅旅长吴鹏举(1896-1970):河南项城县人。1917年入冯玉祥部,1927年,任第10军第16师第48旅旅长。1930年中原大战后,任第26路军骑兵第4师第1旅副旅长。1937年冬,任第42军独立第44旅旅长。1938年3月,率部开赴徐州担负台儿庄右翼阵地防守任务。会战结束后,奉命调往河南唐河、南阳等地,与华中日军作战。1942年,任暂编第36师副师长。不久,任豫南挺进军总指挥部第22纵队少将副司令、总指挥部副官处长。抗战胜利后退役。1947年11月18日,授陆军少将。1949年随国民党军队撤退到大西南。四川解放后,主动到军管会登记。曾参加民革四川省委工作,1970年在四川病逝。
第30师师长张金照(1901-1970):字辉亭,河南省郾城县人。幼时家贫,曾做学徒、帮工,1918年投效西北军冯玉祥部,中原大战后,任吉鸿昌第二十二路军第三十师第八十八旅第一七六团团长。抗战爆发后,于1938年2月升任第三十师师长,先后参加了琉璃河、娘子关等著名战役。在台儿庄会战中,率30师担任左翼防御,台儿庄寨内危急时,他亲率第175团增援。激战后,全团只剩下不足一连人。台儿庄战役后一度升任第五战区中将高参。抗战胜利后,赴北平任华北“剿总”傅作义部少将高参。1949年1月参加北平起Y。1955年被推选为郑州市民革委员、郑州市政协委员。1970年病逝。
第27师师长黄樵松(1901-1948):河南省尉氏县人。1922年入冯玉祥部当兵,先后任排、连、营、团、旅长。抗日出师前,他在致妻子的信中说:“挥兵北上赶倭寇,壮士一去不复还”,“敌不死,我便亡。决殊死之战,最后关头便是今日!”1937年夏秋间,他率第27军第79旅在良乡、琉璃河、房山一带和娘子关战役中英勇抗敌,特别是在旧关战斗中,战功卓著,1938年1月,升任第27师师长。在台儿庄血战中,该师官兵勇于牺牲,赢得了敌人的赞叹和敬畏。后升任副军长、军长等职。
第31师师长池峰城(1903-1955):河北省景县人。1920年入冯玉祥部,自班长升至师长。1937年在平汉路北段房山一带,正太路娘子关一带顽强抗击日军。在台儿庄战役中,所部不惜一切代价,在友军的配合下,坚守台儿庄达半个月之久,死死拖住敌濑谷支队,对台儿庄大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后升任中将军长,第33集团军副总司令等职。抗战胜利后,任保定警备司令部司令,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部高参,国防部部员等。曾参与北平和平解放。
![]()
第42军27师胸牌;张金照遗物......
![]()
第26路总指挥部少将高级参谋陈绍法任命状......
![]()
独立44旅旅长吴鹏举......
第42军27师胸牌;张金照遗物......
第26路总指挥部少将高级参谋陈绍法任命状......
独立44旅旅长吴鹏举......
中国各路大军开赴鲁南参加会战
增援第五战区的中国军队沿陇海铁路急行
中国军队进入台儿庄城内
在台儿庄城内集训的中国军队
进驻城内的中国军队正在构筑防御工事
孙连仲亲赴前线勉励官兵
台儿庄战役前孙连仲、田振南,池峰城三人到前线查看防御攻势,孙连仲在与部署研拟作战对策。
进犯台儿庄地区的日军第10师团濑谷支队支队长濑谷启
![]()
手雷、电池、手摇报警器......
![]()
台儿庄战役中,中国的空军也赶来支援。
濑谷启(1889-1954):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2期毕业,1918年日本陆军大学校第30期毕业。1930年任陆军大学教官,以中国为作战对象,教授战术。1937年晋升少将。日本全面侵华后,他参加了日军进犯上海、南京、淮河等地的作战。1938年3月1日成为第十师团步兵第33旅团旅团长,并任以该旅为基础、配属其他兵种编成的濑谷支队支队长,从津浦路北段南犯,先后侵占了滕县、临城、韩庄、峄县等地,在台儿庄会战中败于西北军孙连仲部,在遭到汤恩伯部围攻后,借口联络失误后撤。因在台儿庄的失败,被编入预备役。日本投降后,做为战俘被苏联扣留,后送给中国,被关押在东北监狱。1954年5月在东北满洲里自杀。
手雷、电池、手摇报警器......
台儿庄战役中,中国的空军也赶来支援。
李宗仁迫切希望国军飞机能够对敌轰炸!他认为,国军空军必须对台儿庄附近日军进行轰炸,这样一来可以造成日军恐慌,二来可以增加国军士气。鉴于中国空军在南京保卫战中损失惨重,李宗仁对空军第3大队大队长说:我也不要求你们太多,只要你们在前线飞几圈,扔几颗炸弹就行了。
抗战之初,经过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以及平津战役、太原会战,国军空军能上天的200多架五花八门的飞机大部分已经损失掉了。此次参战的飞机主要是苏联刚刚援助中国的伊15,伊16型战斗机。根据苏联和中华民国签订的合作条约,中国在1938年初得到一批数量可观的苏制飞机,包括94架伊16战斗机,122架伊152战斗机(著名的伊15的改进型),还有68架轰炸机。
3月25日,第三大队大队长吴汝鎏率领第七中队和第八中队的14架飞机从河南归德机场出发,飞往山东临城,韩庄一带轰炸敌军,夺回制空权和配合地面陆军部队向敌军发起反攻。吴汝鎏命令每位飞行员遇到敌机必须奋力驱逐,遇到敌人的轰炸机必须彻底歼灭,各机相互掩护,攻击地面目标,以协助地面部队开拓胜利之路。大队长吴汝鎏担任总领队,左边是莫休分队长;右边是广西航校毕业的优秀飞行员韦鼎峙;另外两个机群是第七中队队长吕天龙和周善、周纯、李康之、李膺勋等四架;右后上方是由第八中队的陆光球领队,队员是黄莺、黄名翔、江秀辉、曾达池四架飞机;最后是第八中队副队长何信。晨曦中,14架И-15在大队长吴汝鎏率领下,风驰电掣般地飞往鲁南,很快就看到了敌军阵地,大队长吴汝鎏命令大家疏散队形,在3000公尺的高空中往返巡逻,加强索敌警戒。10
分钟后,大队长吴汝鎏命令各机对地面敌军阵地实施轮番攻击。第一个目标是设在一所小学里的日军司令部,吴汝鎏和韦鼎峙降低高度后,就把机翼下挂着的四枚杀伤弹对准目标扔了下去,炸毁日军司令部后,再用机枪扫射在目标附近的许多车辆和马匹。各队互相掩护,轮番轰炸扫射,战果颇丰。完成任务后,全体整队返航。就在全队顺利飞过微山湖南端,越过陇海铁路时,突然遭到埋伏在我机返航途中大批敌机的拦截。刚开始时,敌机的飞行高度高于我机群,占了上风,我方只能被动应战。很快,我方就形成了三个战斗圈;一个是以第七中队队长吕天龙为核心的战斗圈;第二个是以第八中队队长陆光球为核心的战斗圈;第三个就是大队长吴汝鎏、韦鼎峙和莫休分队长组成的战斗圈。面对强敌,身处劣势的各队都能沉着应战,发挥平时训练时“支援”和
“乞援”交体使用的战术。彼此配合默契,越战越勇,发挥了最大的团队优势。狂妄的敌人自恃飞机比我方多,竟自动降低高度,对我方实施“追蹑攻击”。这样一来,正好让我各队战机都能恰到好处的施展“支援”和“乞援”的绝招,连连向敌机展开反击,很快击落敌人6架双翼水冷式驱逐机,击伤2架。被击中的敌机,瞬间就在空中爆炸解体,残骸似秋风扫落叶般的飘向地面。刚刚完成轰炸任务从鲁南回来,途中又与敌机发生如此激烈的一番战斗,飞机油量显然已到极限,再要继续战斗显然是力不从心。吴汝鎏正欲率领大家撤出战斗时,敌人的增援飞机又赶到了。敌人仗着飞机比我们多,性能比我们好的优势,三架一群,五架一群的把吴汝鎏他们分别包围起来。激战中,韦鼎峙被敌人击中战机右侧,油箱漏油起火,韦鼎峙只好跳伞,当韦鼎峙跳出机舱,拉动胸前环扣,张开降落伞的时候,左右两架敌机围着他不停地开枪射击,机智灵活的韦鼎峙见势不妙,就竭尽全力把身体大幅度的晃动起来,加上空中气流的冲击,降落伞就像秋千一样不停的摇摆起来,这才侥幸躲过了敌人的射击,飘落在河南虞城县的马牧集。回到地面后,韦鼎峙发现右大腿血流如注,原来空战中因为神经高度紧张而毫无察觉,这时才到阵阵剧痛向他袭来。第八中队队长陆光球的战机也被击中起火,火势十分猛烈,被烧伤的陆光球只得选择跳伞,当地农民赶来救了他们。这次空战,我方击落敌机7架,敌机飞行员都被我空军击毙在机舱里。我方损失飞机7架,受伤4人。第七中队分队长李膺勋、第八中队副队长何信,分队长莫休、梁志航4人壮烈牺牲。
3月28日,国军空军有出动9架战斗机轰击了台儿庄附近日军。空军第3大队第七中队和第八中队的飞机全部上天,飞到了前线,这下又打了个日军措手不及,由于之前日军从没遭受过国军袭击,他们在白天根本不做任何防空措施,日军的步兵,卡车,辎重大车就公然聚集在阵地前或者拥挤在公路上。有些日军官兵看到天上有飞机,还以为是他们自己的飞机,居然摇起帽子向飞机打招呼。国军飞行员哭笑不得,作为对日军致敬的感谢,他们立即向他们俯冲,并且猛烈投弹。本来日军还装备不少防空武器,包括小口径防空炮和大口径防空炮,也有大量高射机枪。如果他们认出国军飞机并且立即开火,怕是国军这种简易小炸弹的轰炸根本不可能成功。结果一片炸弹落入密集的日军人群中,日军顿时大乱。骑兵从马上跳下来,躲到马肚子下。步兵从房屋中奔跑出来,有的则向房屋中奔跑,总之所谓皇军的威风瞬间扫地。国军飞机从容的投掷全部炸弹,然后俯冲用机枪来回扫射日军阵地,接着飞到国军阵地上连续盘旋,有的甚至还做出一些特技动作。国军战士士气大震,纷纷跳出战壕举枪欢呼:空军万岁!与此同时,日军也有两架轰炸机赶来轰炸国军台儿庄阵地,正好迎面如果国军飞机。国军立即出动3架战斗机拦截,这些桂系飞行员等待这个机会已经好几个月之久,此时都如同猛虎一样扑上去。双方仅仅激战10秒钟,日军一架轰炸机中弹起火,当空爆炸,另一架坠毁在地上。战斗中,第七中队长欧阳森左手中弹,也受了伤。
之后台儿庄大反击时,双方空军在最后几天内激烈厮杀,其中第七中队代理中队长吕天龙追击一架日军飞机的战斗最为经典。这架日军飞机是双翼侦察机,机动性很好,飞行员也颇有战斗经验。他为摆脱国军飞机,迅速进入超低空,贴着地面飞行,而此处正是日军的阵地!日军飞行员认为这种情况下,国军飞机肯定不敢低飞,因为日军侦察机速度慢,机动性好,国军战斗机速度快,机动性较差。国军飞行员稍有不慎就会撞地坠毁,而日军飞机因为飞得慢,危险性小得多。更重要的是,此处是日军阵地,日军高射武器肯定会向国军飞机射击,这种情况下就是世界超级王牌飞行员来,也不能保证下一分钟不被击落。让他没想到的是,吕天龙根本不顾自己的安慰,始终紧紧咬住日机不放。日机飞到500米,他就追到500米,日机咬牙降到200米,他也降到200米,最终两机全部降到50米,几乎擦着建筑物的房顶飞过。经过几轮射击,吕天龙终于击毙了飞机的尾部机枪手,此时日军飞行员已经吓破了胆,慌乱中日机突然失控,重重坠毁在地上。此时两架飞机已经从台儿庄追击到了藤县,追击了几十公里距离。日机坠毁以后,吕天龙的飞机几乎擦着日军飞机残骸飞过,飞机被日机爆炸的残片击伤,也是非常惊险。在返航途中,吕天龙才发现他的右手也中弹了,被子弹打穿,后来根据子弹分析,这是日军地面防空机枪射来的子弹。如果稍微偏一点,先被打死的就是吕天龙!
鉴于国军这几架飞机居然赶在在台儿庄如此嚣张,自认为已经完全控制制空权的日本空军方面大感丢人。日本华北方面军下令在鲁南的日本王牌加藤建夫的第16战队第2大队务必短时间内歼灭国军空军。加藤建夫率领第2大队的18架飞机,在台儿庄上和国军第3大队进行2次大规模空战。第1次国军遭遇日军伏击,双方陷入激烈缠斗20分钟,日军的中岛97战斗机性能优于国军的苏制飞机,加上又是有备而来的突袭。最终国军6架战斗机被击落,3名飞行员殉国,3人受伤。但日机也被击落6架,加藤建夫的副手川原辛助众位也被击毙,双方打了个平手。加藤建夫不死心,随后再次率领17架战斗机和国军决战。此次日机通过潜伏间谍的情报,埋伏在国军商丘机场附近。在国军战斗机完成支援台儿庄任务,正要在机场降落的时候,日机突然从埋伏的云层中俯冲攻击。此时国军战斗机的油料和弹药基本消耗光了,加上降落需要减速,飞机以低速队列准备在跑道降落,正是日机偷袭的最佳时机。日机从1000米高空疯狂俯冲,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国军第3大队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奋力血战!好在桂系这批飞行员受过严格的训练,飞行技术相当过硬。两军再次激战,经过半个小时的缠斗,国军飞行员击落日军战斗机5架,但自身也被击落4架,还有8架不同程度被击伤,2名飞行员殉国。此次激战中,广西航校毕业的梁志航中尉在机枪弹药耗尽的情况下,目睹战友被日机围攻,他不愿自己返回机场,毅然驾机撞向日机,最终两机同归于尽。表面上这两次空战中日并不分胜负,损失飞机和飞行员数量都差不多,但毕竟国军空军实力弱小。第3大队经过这几战消耗,实力有很大的削弱。加藤建夫也没有实现所谓消灭山东国军空军的目的,灰溜溜的回到国内。加藤建夫本人在1942年5月被英国皇家空军在缅甸击毙。
为了鼓舞守军的士气,第5战区向军委会请求,派中国军队飞机对徐州战场作“象征性参战”,即不要求空军承担保卫指挥中心徐州市的任务,也不要求其长期配合陆军作战,只对台儿庄一线敌军阵地,作数次示威轰炸。30日清晨,台儿庄附近的空中传来飞机马达的轰鸣声。不一会儿,碧蓝的天空中果然出现了9架银燕,日军阵地上的鬼子们见有飞机来临,以为又是他们的飞机前来助战,便纷纷晃动太阳旗,以示前线敌人阵地的位置。岂料,飞机在阵地上空盘旋了几周后,突然向日军阵地俯冲投弹。日军阵地顿时全面开花,浓烟滚滚。日军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被这突如其来的轰炸弄蒙了,日军嗷嗷乱叫着,四处乱窜。中国军队飞机完成轰炸任务后,相继飞临中国军队阵地上空,低飞摆翼,向坚守阵地的英勇官兵致敬。此时,已认出中国军队飞机的卫士们纷纷跃出战壕掩体,举枪脱帽,欢呼雀跃。许多士兵流下了激动的热泪。中国空军首次在台儿庄上空的出现,对坚守阵地的我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
台儿庄战役牺牲的空军上尉副大队长何信烈士(1913-1938):广西桂林人。1932年入广西航空学校。1938年1月任空军第三大队第八中队副中队长。同年3月25日,即台儿庄战斗正式打响后的两天,他率领我军14架飞机在临城、枣庄一带上空,迎战敌机17架,击落数架,胜利返航时遭敌机二十四架围截,何信胸部连中3弹,血流如注,他强忍剧痛,以其精湛的技术,将敌首机击落,在油尽弹绝的情况下,他以全速驾机撞向一架敌机,敌机猝不及防,也被撞毁。何信壮烈牺牲。牺牲时年仅26岁。新中国建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何信与妻子潘志云,独子何平(球球)于临上战场前留影,这是何信生前最后一张照片,两个月后即壮烈殉国,何平当时出生仅六个月。
何信烈士生前留下的文字和使用的物品......
何信烈士生前留下的文字和使用的物品......
何信烈士证书......
台儿庄外围战:滕县失守后,日军矶谷廉介部先后侵枣庄,下峄县,杀气腾腾向台儿庄突进。1938年3月23日,和中国军队遭遇,台儿庄战役正式打响。
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李品仙在台儿庄附近视察战事
高级将领商讨台儿庄作战方略
台儿庄外围中国军队阵地
驻军台儿庄城内的中国哨兵
行进中的日军
日军炮兵阵地、日军炮兵正在寻找炮击目标
日军正用机枪向中国军队射击
第27师195团2营营长王景山
铁血英雄死战不退,战死前大喊:只有杀敌不计生命,他就是王景山
1938年3月31日,轻敌冒进,凶残骄纵的日军濑谷支队已在台儿庄被我中国守军重兵合围,战争的胜利就在眼前,濑谷支队危在旦夕。日军为了救出即将覆灭的濑谷支队,命令临沂方向的守军快速向台儿庄增援,企图打破中国守军的包围。此时汤恩伯部为避免陷入腹背受敌的情况,违抗命令擅自撤离,导致日军长驱直入,与日军濑谷支队在台儿庄会合,破坏了战区司令部的作战计划,使得台儿庄战役围歼敌第五师团的目标陷入困境。
直至4月初,濑谷支队和坂本支队与中国守军在台儿庄血战不停,双方都打红了眼,园上、孟庄、彭村、邵庄、陶沟桥各村阵地均被敌突破,日军冲入街市,与守军发生最激烈、最悲惨的巷战。中国军队拼死抵抗,甚至多次组织敢死队,对日军进行伏击,血战至3日4时许,园上之焦营、孟庄之田营、陶沟桥之王营,彭村、邵庄之王营,官兵均伤亡惨重。尤以守备彭村王景卫营长所率该营营部及第五连为激烈、悲壮。由于日军进攻猛烈,战斗异常残酷,奉命驻守彭村的王景山营虽英勇反抗,打退了敌人多次的进攻,但自身也伤亡巨大。营长王景山赤膊督战,危急时刻举刀大呼:“今日为本营长与全营官兵殉职报国的最后一天,只有杀敌,不计生命!”一马当先,一连斩杀了12名日本士兵,最后寡不敌众,壮烈殉国。敌为泄愤,将其身乱刀肢解,残酷之极。其部下官兵目睹其营长牺牲如此英勇壮烈,无不抱复仇之决心与敌拼死恶斗,最后全部殉难,无一幸免。田、焦二位营长负重伤。
第27师第80旅旅长阎廷俊(1899-1957):河南省西平县人。早年投冯玉祥部当兵,曾参加北伐战争、中原大战等,后任孙连仲第26路军第27师第80旅旅长。抗战爆发后,在河北良乡、涿州、娘子关等地抗击日军,台儿庄战役中,该旅担任台儿庄右翼防御,有力地牵制了日军对台儿庄的攻击,城内危急时刻,曾组织敢死队,攻入城内。阎旅作为黄樵松27师一部分,对台儿庄大捷起了相当的作用。《赞阎廷俊旅长》的作者郑平是当时参加台儿庄战役的一名军官,此诗作于1938年4月。
中国炮兵配合步兵向敌人进攻
中国军队通过浮桥进入城内
日军《步兵第十联队战斗详报》:4月2日,台儿庄攻坚虽仍无进展,但步兵主力已南下东面地区,激战后于18时左右到达边庄。《步兵第十联队战斗详报》对2日的战斗,有如下记载:
研究敌第二十七师第80旅自昨日以来之战斗精神,其决死勇战气概,无愧于蒋介石的极大信任。凭藉散兵壕,全部守兵顽强抵抗直到最后。宜哉,此敌于此狭窄的散兵壕内,重叠相枕,力战而死之状,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将为之感叹。曾使翻译劝其投降,应者绝无。尸山血河,非独日军所特有。不识他人,徒自安于自我陶醉,为国军计,更应以此为慎戒。本日(2日),我军伤亡官兵六十六人,而敌弃尸不下二百五十具。
炮弹及弹尾一组......
当年中国军队为进驻城内,布防阵地,在运河上用木板和木船搭建了一条运河浮桥,作为通往台儿庄城的主要交通要道。3月24日,日军以飞机、大炮和坦克为掩护,向台儿庄城大举进攻。战役开始之后运河浮桥也是连接城内与运河南岸的唯一退路,被池峰城将军下令炸毁。
台儿庄城寨争夯战:经过近一周的守城激烈残酷战斗,台儿庄守军伤亡惨重,到4月3日,日军占领台儿庄的2/3,第三十一师和其他守军仅占据南关一隅。敌方更调集重炮,坦克猛冲,急于攻克台庄。日本电台且宣称已将台儿庄全部占领。第三十一师师长池峰城,深觉如此死守下去,势必全军覆没,于是向孙连仲总司令请示,可否转移阵地,暂时退到运河南岸。孙连仲直接打电话给李宗仁说:“第二集团军已伤亡7/10,敌人火力强,攻势过猛,但是我们把敌人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可否请长官答应暂时撤退到运河南岸,好让第二集团军留点种子,也是长官的大恩大德!”
孙总司令说得如此哀婉,李宗仁也很理解、体谅,但他清楚,汤恩伯部队明日中午可赶到台儿庄北部战场,如果今天第二集团军放弃台儿庄,岂不功亏一篑?因此,李宗仁坚决回答说:“敌我在台儿庄已血战一周,胜负之数决定于最后5分钟。援军明日中午可到,我本人也将于明晨亲来台儿庄督战。你务必守至明天拂晓。这是我的命令,如违抗命令,当军法从事。”孙连仲看李宗仁态度坚决,便说:“好罢,长官,我绝对服从命令,整个集团军打完为止。”
在电话中,李宗仁还指示孙连仲,不但要守到明天拂晓之后,今夜还须向敌夜袭,以打破敌军明晨拂晓攻击计划,则汤军团于明日中午到达后,我们便可对敌人实行内外夹击!孙连仲说,他的预备队已全部用完,夜袭困难。李宗仁说:“我现在悬赏10万元,你将后方凡可拿枪的士兵、担架兵、炊事兵与前线士兵一齐集合起来,组成敢死队,实行夜袭。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你好自为之,胜负之数,在此一举。”孙连仲与李宗仁通话后,在台儿庄内亲自督战。随后池峰城又来电向他请求准备撤退。孙连仲命令:“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线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退过运河者,杀无赦!”池师长知军令不可违,乃以必死决心,下令炸掉南门口通往运河南岸的浮桥,下定决心,背水一战,与台儿庄共存亡。
下午2时,敌机4架轰炸台儿庄及西关,运河浮桥被炸毁两孔,旋以机炮向运河扫射,经台儿庄部队击中1架,降落于三里庄附近,当夜,三十一师派韩团吴春秋班长率队赴三里庄焚烧被击落敌机,该队由小屋子潜入机身,用汽油纵火焚烧,火光冲天,敌兵发现急忙前来扑救,当即被击毙数名,焚机班安然返回,吴春秋被擢升为排长。
下午3时,台儿庄内日军在城东南地区之敌配合下,全线总攻,禹营、彭营防线均被突破,敌又施放摧泪瓦斯,敌之野蛮、凶残行径,激起官兵无比愤怒,益激发我军杀敌复仇之决心,官兵以极大毅力,坚忍苦撑,士气更加旺盛。
五十七勇士:在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曾多次组织敢死队、奋勇队一类的战斗组织,他们在危急时刻、关键部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优先支援城中的守军,中国援军先头部队的七连和八连中的战士们冒着危险从西南城墙翻墙而入,刚刚进入城中的七连和八连的战士们就被日军发现,不过日军没有开始攻击中国军队,而是一路尾随,暗中埋伏,伺机出动。结果八连惨遭日军埋伏,全连基本全部为国捐躯,之后七连发现了八连遭遇到日军埋伏后,立刻调转向日军发起攻击,经过三天两夜的激战七连以伤亡过半的代价将日军击退。随后,台儿庄一处城角阵地被日军占领,这处阵地对于中国守军十分重要,因为此处是中国守军唯一一处和外界联络的必经之路。此处阵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3月30日,七连和八连仅剩的57人组成一支敢死队,誓要将此处阵地夺回,同时为了死去的战友们报仇,于是驻守台儿庄的中国军队指挥官当即表示同意,并且奖赏给敢死队战士们大洋,不过敢死队将士们将大洋扔掉,向师长池峰城说道:我们为了国家拼命,是确保我们和子孙后代不做日本帝国主义的奴隶,我们连命都不要了,还要钱做什么?队员们表示誓歼该敌,如果不成功就自杀报国,绝不生还。当天深夜,敢死队五十七名勇士换上了日伪军的服装,并在胳膊上绑上白毛巾用于友军区分,随即趁着夜色,趁着守城士兵的掩护,敢死队向着城角阵地移动。敢死队悄悄来到城角阵地,随即双方展开激战,近了用刀砍,远了用枪打,在夜色下通过激烈的白刃战,终于将日军击退,中国军队夺回阵地。而57勇士幸存者仅有13人。也正是受到敢死队的启发,台儿庄各个阵地上自发的组织起来了敢死队,在城中利用巷战等方法重创日军。
向英雄致敬!
中国军队4月6日、4月7日战斗详报......
李宗仁作为徐州会战的最高指挥官,以自己成功的战役战术行动,给当时最高统帅部业已制定的“持久消耗战略”作了完美的注解。李宗仁深知手下“杂牌军”部队的情况,他抓住敌军骄狂之弱点,运用自己数万之哀兵,与敌展开运动战,“敌进我退,敌退我打”。
徐州会战通过主动歼敌一部达到防御的目的,从战略上来讲是正确的。它标志着国民政府的军事已由消积防御向积极防御的某些转变。正如陈诚所讲:“台儿庄之战胜即我游击战、运动战在战略上之功效也。”
徐州会战对当时的中国军队具有划时代意义,它证明,中国的军队虽然武器劣、训练差、缺乏统一性,但在一次“典型的战役中”毕竟能够以优越的战略策划击败日本人。
由于在抗战中表现出色,1945年,李宗仁的名字被列进了《世界名人录》里。
李宗仁抗战态度之坚决,为世人公认。早在1936年4月17日,他就在广州对记者发表关于中日问题的谈话,表示:“中国之生死存亡,全系于中国本身之能否抗战。”之后,他论述了“焦土抗战”的思想,他指出:必须“以民族铁血,粉碎日本帝国主义之锁链。”表明了纵使全国化为焦土也要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
多年以后,周恩来在评价李宗仁的时候说,李宗仁“一生做过两件好事,一件是台儿庄,一件是回归祖国……”
李宗仁将军使用过的桌布......
辉煌的战绩:台儿庄战役,历经月余,中国军队毙伤日军11984人,俘虏719人,缴获大炮31门,装甲车11辆,大小战车8辆,轻重机枪1000余挺,步枪10000余支。中共《新华日报》1938年4月7日、8日报道称:歼敌万余人,坦克车被击毁30余辆,缴获大炮70余门,战车40余辆,装甲车70余辆,汽车100余辆。日方数据为第5、第10师团合计伤亡11984名,其中第五师团2月20日至5月10日共战死1281人,受伤5478人,第十师团3月14日至5月12日战死1088人,受伤4137人。此数据源自1938年6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参谋部第三课对台儿庄战役前后日军伤亡的一个统计。史界如孔蕴浩先生认同《新华日报》数据,认为台儿庄一战中方“取得歼敌万余人的战果”,而整个鲁南地区,“日军死亡的人数超过16000人”。
战后的台儿庄:据战地记者回忆,战后的台儿庄6000多栋商铺和民房,十不存一。参加台儿庄战场清扫的国民革命军第27师兵站少尉别志南在《清扫战场》一诗中写道:三千人家十里街,连日烽火化尘埃。伤心几株红芍药,犹傍瓦砾惨淡开。
胜利的代价:中国军队在空军、重型武器和其他先进装备十分缺乏的条件下,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法西斯现代化军队,取得了台儿庄大捷,这除了靠精诚团结、密切协同,正确的战略战术外,主要靠爱国主义、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勇敢精神。三万多官兵的伤亡就是直接的例证,他们的生命和鲜血就是胜利的代价!
展馆征集到了部分烈士的名录,不论是有名的烈士,还是无名的烈士,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
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
——2018.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