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青岛博物馆系列——青岛海关博物馆(胶澳海关旧址)

$
0
0
青岛博物馆系列——青岛海关博物馆(胶澳海关旧址)

    很早就想参观青岛的这处历史名建筑——胶澳海关旧址,但一直没有机会,因为这里只接受团体参观预约。今年春天跟着学生们沾光,终于踏进了这座代表青岛近代史重要部分的历史建筑,再次感受青岛百年历史沧桑......

    青岛海关博物馆位于新疆路16号胶海关旧址内。胶海关是青岛海关的前身,设立于1899年7月,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租借地海关。胶海关旧址建成于1913年,是当时青岛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办公大楼,至今已逾百年。其建筑群平面俯视如船型,是重要的青岛德式公共建筑之一。2006年5月,胶海关旧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29日,青岛海关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开放。

    胶海关旧址建于1913年,施特拉赛尔设计,德国汉堡阿尔托纳区F.H.施 密特公司施工。建筑注重实用功能,已经体现出一些现代主义倾向;外部装饰较少,一层为蘑菇石下碱,其余 墙面为黄色水刷石,只有窗台板有条石装饰, 山墙为德国青年派风格手法,线条简洁流畅, 与德国驻青岛领事馆相似。启用不久被日军强占,属于德占时期青岛最后一批公共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办公建筑,现为青岛海关博物馆。

    胶海关·建筑风格:青年派风格(Jugendstil)是近代建筑史上一个短暂而赋有生命力的思潮,是新艺术运动在德国发展出的支流。新艺术运动兴盛于1890年至1910年,其影响范围涉及一切视觉艺术,小到实用器皿大至公共建筑无所不包。与历史上众多艺术风潮与流派不同的是,这场运动并没有限 定明确的风格定义,而是在19世纪末欧洲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历史背景下,迈入工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同地域与民族对自身文化的审视与表达。新艺术运动是地区性的,同时也是国际性的。随着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本土青年派风时、奥地利、西班牙、英国、美国与德国,先后涌现出新艺术风潮并产生各自的特点。其中,德国青年派风格后期的直线与风格德意志制造联盟的诞生成为现代风格的滥觞,青年派风格对于建筑艺术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青年派风格建筑出现在青岛的时间基本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占时期,这一时期也是青年派风格建筑盛行时期,青岛的著名标志性建筑如总督官邸、基督教堂、亨利王子饭店等,均具有明显的青年派风格特征。
    青岛位于胶州湾是一座天然良港。唐宋时期就成为了中国南北贸易的重镇,也是通往朝鲜、日本的交通要道1891年,由于李鸿章上书光绪帝,陈述青岛的战略价值,青岛正式建制。1869年至1872年,德国人李希霍芬对山东进行的调查引起了德国政府对于胶州湾的兴趣。1897年11月,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以两名传教士被杀为借口,命令远东舰队司令狄特立希少将率领战舰侵占青岛。1898年3月,德国驻华公使海靖与李鸿章、翁同龢在北京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从1898年至1914 年间,青岛作为德国在中国的殖民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大多由德国建筑师承担。由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德国青年派风格盛行的时期,来到中国的德国建筑师很自然地将这种本土建筑思潮带到了青岛。
    作为德国殖民地,青岛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明显带有宣传德国帝国主义文化,推行文化殖民的目的。胶澳总督屈波尔除了希望将青岛打造成一个集军事要塞、航运枢纽与殖民统治政治中心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之外,还希望青岛的城市面貌可以体现日耳曼民族的优越性。对德国殖民者来说,建筑是日耳曼精神在中国传播的重要基础与媒介,是其民族精神的具象化,可以借此树 立帝国现代文明的典范。屈波尔对青岛的建筑风格做整 体规划的同时,要求建筑风格在体现耳曼传统风格的同 时具有“现代风格” 。德国在1898年颁布的《帝国法令》中规定,胶澳总督在租借地享有很大的自治权。因此,与德国本土相比,在胶澳地区的建筑师拥有更加自由的设计环境。因为德皇威廉二世认为,“任何艺术只要超出了划定的界限,就不再是艺术”,由于这种保守观念抑制了建筑师在其本土的尝试,必然使当时作为先锋艺术运动的青年派风格建筑在青岛大量涌现。
    青岛德据时期修建,现在依然在某种程度上得以保留的青年派风格建筑举例。青岛的青年派风格建筑更多地表现为新艺术运动核心精神与本地环境文化相结合的的特点。首先,这些建筑并没有完全摆脱古典主义,在某些建筑中,历史主义手法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情况的产生一方面源于远离故土的殖民者对家乡风土的怀念之情,以及建筑师在长期受古典教育熏陶而产生的惯性思维,更重要的是出于公共建筑其庄重地位的考虑,不可避免要采用建筑师更为熟悉的手法。其次,这些建筑不仅采用自然植物装饰,而且从中国传统装饰中汲取灵感,在建筑细部上大胆运用了东方元素,如亨利王子饭店东侧山墙雕刻的“寿”字 装饰及王子饭店音乐厅具有中国特色的线脚装饰等。第三,大型公共建筑的功能与设备现代化程度普遍较高,如青岛俱乐部与胶澳海关都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电器设备。
    青年派风格得名于当时德国的先锋刊物《青年》,是大工业生产的快速生活方式与传统审美观冲突、调和的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的经济中心从英国转移到了德国,德国在这一时期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国力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也日渐增长。德意志民族浪漫主义建筑在这一时期从当时欧洲流行的古典复兴、折衷主义中蜕变而出,达到发展高峰,加之德国工业发展的成功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产生了新美学价值观,使得青年派风格应运而生。在德国本土,青年派风格在建筑上的表现不如平面艺术与实用品装饰上突出。 加上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青年派风格在建筑在德国更是所剩无几,其在建筑史上的地位在德国并不明确,其在建筑艺术上的成就也在某种程度上被忽视了。
    青岛的青年派风格建筑,可能在给予青年派风格正确定位上有所帮助。首先,青岛的青年派风格建筑具有新艺 术运动的核心精神。设计师都尽量避免运用19世纪在欧洲占统治地位的历史主义手法,更多从丰富 多彩的自然生命中汲取灵感;这些建筑更 强调形体与色彩的表现力,重视物质对感官的刺激。第二,青年派风格建筑代表了当时技术 发展的最新趋势。在淡化艺术与实用美术的区别,使艺术不再是上流社会的奢侈品,而是融入在所有人的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影 响下,这些建筑多使用了新材料与新结构,或者赋予传统材料、结构以新性质、新精神。第三,青年派风格展现了更大的开放性与融合性。作为殖民地建筑的代表风格,青岛的青年派风格建筑更注重与当地自然环境 的融合与对当地文化元素的提取与利用,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了对所在地背景环境的尊重。
    小楼背后耸立着高高的现代海关大楼,新旧两座建筑,见证着青岛百年来的沉沦与崛起......

   胶海关旧址建筑群平面俯视如船型,主楼后方东西两侧建有附楼......

    胶海关·历史:近代以来,海关管理权一直由外国人把持,青岛海关前身、成立于1899年的胶海关,以及现青岛海关隶属烟台海关前身、成立于1862年的东海关先后被殖民势力控制。1950年胶海关正式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海关。海关的曲折发展历程是民族发展的缩影,透视着民族命运、见证着国家兴衰,在建国67周年来临之际,青岛海关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也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
    胶海关设立于1899年7月,是青岛作为北方著名的通商口岸城市的重要见证。设立后,先后在东海关青岛口分卡码头(今天后宫东侧)、兰山路3号办公,1913年,胶海关旧址大楼建成,1914年4月,胶海关迁入新址办公。胶海关旧址大楼是当时青岛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办公大楼,至今已逾百年。建筑由德国建筑师费特考尔设计,由汉堡F·H·施密特公司施工建造,建筑造价为18万金马克,建筑面积2824平方米,楼高4层共22.45米。 
    胶海关旧址是德占时期完成的最后一批公共建筑之一,较好地展现了青岛整体城市风貌特色。德国历史学家托尔斯顿·华纳在《德国建筑艺术在中国》中描述胶海关旧址:“该砖木结构的建筑有高高的斜屋顶,横向两处山墙为德国青年风格派手法,主入口开在纵切面,由造型简单的圆形壁柱承重。”2006年5月,胶海关旧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胶海关西侧外围紧邻大港码头,墙外即为当时的大港沿路,所以当时胶海关办公楼的路标位置为大港沿路1号。现存的胶海关旧址西侧围墙建于20世纪七十年代初,为混凝土、花式镂空墙体。原始围墙建于1913年,为花岗岩墙垛,木质栅栏。 
    主楼两侧的树木为银杏树,也已有百年历史......

 

    1995年,青岛海关搬入位于西陵峡二路2号的新楼办公后,胶海关旧址又作为青岛海关调查局、缉私局及青岛大港海关办公楼使用。2011年7月,青岛海关提出“依托胶海关旧址建设青岛海关博物馆”的构想。2014年11月4日,胶海关旧址修缮方案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立项;2015年7月13日修缮方案获得山东省文物局正式批复,青岛海关博物馆建设工作拉开帷幕。2016年6月30日,青岛海关博物馆落成并试开放,9月29日,正式面向社会开放。

    胶海关主楼正面立有船桅型旗杆。旗杆高20.3米,杆体材质为美国红松,采用压缩、防腐技术处理,设计参考近代欧洲船用桅杆样式,顶部安装风向标,原用“E、W、S、N”英文简写,解放后改为“东、西、南、北”汉字标识。旗杆与胶海关办公楼同期建造,至今也已经历了百年沧桑......

    如今高高飘扬在旗杆顶端的是鲜艳的五星红旗......
 

    希望我的孩子们也能记住这座历史建筑,并能从中找到学习的驱动力。中国的再次辉煌,需要依靠他们贡献自己的力量啊......
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
——2018.4.17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