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2018春节——吃在深圳·点都德

$
0
0
2018春节——吃在深圳·点都德

      儿子是首次来广东,广式早茶是必须要领略的当地风味。经过许多熟人的推荐,选择了点都德,享受一顿正宗的广式茶点。真是名不虚传呐......

      点都德,广东话谐音“点都得”,意思就是怎么样都可以。第一代点都德在1933年就开了,80几年来因为种种原因开开关关。2013年,点都德的第三代人才又把老茶楼开起来。

     很有味道的饭店......

      店里是保持一贯的西关风格装修。点都德名字还是点都德,但每一家分店都用不同的楼名去命名。深圳第一家就叫点都德——华强楼。有点儿像二三十年代的老上海......



      *品牌历史:提及茶楼的历史,源于晚清,由二厘馆演变为茶居,“一盅两件”便始于此,亦即一个瓦茶盅,两件裹腹茶点。由茶居到茶楼,是将茶道之雅升华,因此很多社会名流,文人墨客都对在广州上茶楼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老字号“点都德”源于1933年,创始人为沈绍清先生,“点都德”,来源于粤语“点都得”,意为:怎样都没有问题,体现出广府人随和务实的性格特征。至今,这不但只是一句口头禅,更是广州市内家喻户晓的连锁茶楼品牌。趟门、牌匾、对联、琉璃瓦、满洲窗、鸟笼吊灯……尽是岭南风情;氤氲的紫砂壶功夫茶配上小炉滚水,青皮慈竹蒸笼里是即点即蒸的虾饺、烧买、叉烧包……“在点都德饮茶就是这样讲究却不矫情,这是广州人的文化,也是广州人的生活方式”,点都德成了沈家开餐饮酒楼世家的座又铭,样样点都有。尤其以德治店。以德做生意,点都德品牌第二代传承人沈振伦先生如是说。

      大堂敞亮,带上标配的茶壶和炉子。包房没有加收额外费用,只是茶位费会比大厅的贵几块钱。

      不同于其他早茶店,点都德用的都是小炉铜壶,功夫茶具,水慢慢煮,茶一杯杯泡,一切都好像停留在那个慢悠悠的年代。



       椰香脆皮年糕......

      日式青芥三文鱼挞......

      芥末味的沙拉酱配上三文鱼、奇异果和酥脆的塔皮,口感层次丰富。味道非常独特,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享受的呢......

      流沙包......


      广式著名的虾饺......

      这笼金牌虾饺皇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皮薄馅多,褶子不少于12个,虾仁也是塞得满满的,这就是师傅手艺的体现。

      再来份鸡汤鲜虾饺......
      除了传统的点心,这家早茶店也在不断在做一些变化。花旗森鸡汤四色虾饺分别是用菠菜汁、南瓜汁、紫薯汁调色,底则是慢火鸡汤,先喝汤再吃饺。

      蜜汁叉烧包,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的叉烧包是用老面发的,包子吃起来松软略带甜味而不粘牙,叉烧肥瘦适中,叉烧汁多而稠,细细吃是能吃出一些不同......



      沙爹蒸金钱肚......

      金莎鲜虾红米肠......
      金沙红米肠也是吃点都德的标配了,将红米磨成浆,用广式的布拉肠做法做成肠粉,裹上脆口网皮和新鲜虾仁,可以蘸传统的酱油,更“盏鬼”的做法则是点上花生酱。
      特色蒸鲜排骨......

      状元及第粥......




      吃得心满意足......

     1933元,沈绍清先生以归国华人的身份与家乡当地龙归镇商贾周公之小女儿金兰结为夫妇。周公在龙归镇产业众多,包括米铺粮油、猪肉铺头(市场),甚至公交车站。然令周公名声在外的是一家茶楼,名为龙归茶楼。周公虽为生意之人,却也为一句“以德服人”而折服。因此,沈绍清1933年接管龙归茶楼后正式更名为德香楼,传承“店德人德德得天下”之精神。
     1933年沈绍清先生以归国华人的身份与家乡当地龙归镇商贾周公之小女儿金兰结为夫妇。周公在龙归镇产业众多,然令周公名声在外的是一家茶楼—龙归茶楼。沈绍清在1933年接管龙归茶楼后正式更名为德香楼,来饮过茶的居民都大赞点心味道好,粤语说法是:好得!周公因此得到灵感,既然点心样样都“好得”,那就是“点都得”,但又不止是“得”,因为人需有“德”,所以应叫“点都德”,这就是“點都德”的第一代。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德香楼出于政治原因正式暂停营业,在1978年作为第一批下海的先锋,沈振伦在广州开设饭店,取名“妙香园”。“中点西点点点生辉,店德人德德得天下”是沈家开设餐饮酒楼的座又铭。妙香园此名一方面传承了当年父亲经营的德香茶楼,另一方面又融入了当年毛主席曾饮茶之地妙奇香的佳话,可谓是继往开来。因迎合发展,1988年结束营业。
    同年在越秀区开设豪贤饭店和三大碗美食街,不但保留茶点也开创了特色饭市。“三茶两饭”,即早茶、下午茶、夜茶,加上午饭、晚饭,这一经营模式获得了市场的认同和民众的肯定。沈振伦敏锐的商业触角发现,要进一步扩大经营必须作资源整合,因此毅然决定1997年结束豪贤饭店和三大碗美食街。同年秋天沈振伦决定以创新菜系,并将粤菜和湘菜结合,开设了南国风味酒家并经营至今。
    1998年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在农讲所附近又再开设了东兴顺酒家。
    2013年因东兴顺租约到期,决定选址龙津路进行搬迁,为传承先辈点都德开店服务宗旨及产业,弘扬老广州的饮茶文化,是其子沈志辉的创业目标。在父亲的大力支持下,沈志辉选择在祖业的一栋西关洋楼,重建昔日的大茶楼。全天茶市,仅供应点心茗茶,不设饭市,不包宴席。为将品牌赋予更深的含义,沈志辉想起先外曾祖父倡导的“點都德”,于是正式将茶楼命名为:“点都德大茶楼”。
    2014年广州市点都德饮食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旗下品牌的点心品种超过108款,坚持全手工制作,保留了传统的老广州风味。时已至今,点都德在广州市、阳江市、佛山市、深圳市、中山市等地拥有超过27家直营门店并开发了旗下的礼饼系列。日后,点都德必定坚持传承广府文化,把广府点心发扬海外。
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
——2018.2.18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