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2017国庆·云南·丽江·木府
纳西族神鸟,大鹏鸟吧......
木牌坊上大书“天雨流芳”四字,原是明代的木公土司写的,后来散佚,现在看到的,是纳西族书法家、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李群杰先生补书的。这四个字,既可以用汉语解释,同时它又是一句纳西话。用汉语可解释为“皇恩浩荡像春雨一样滋润着神州大地”;在纳西语里,“天雨流芳”是“去看书吧”的意思,真可谓一语双意,别出心裁。
木氏土司曾统治丽江四百多年,在占尽天时地利的狮子山麓,营造了规模宏大的土司府衙,被人们称为木府,护城河从北、东、南三面环绕着木府。原来护城河是又宽又深的,“改土归流”后,随着土司势力的衰落,护城河就越来越小了。
忠义坊:木府门前的石牌坊,用采自下虎跳金沙江边的汉白玉建成,宽9米,高约18米,4根石柱撑着牌坊上的碑、椽、檐和坊盖,匾额上镌刻著明神宗钦赐的“忠义”二字。原为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木氏土司建。木氏土司对朝廷忠义不二,多次给朝廷输银贡物,万历皇帝钦赐圣旨“忠义”二字并敕建牌坊。此坊通体皆石,三门四柱六檐,柱皆通天式,高三丈三,象征“上有三十三重天”,宽二丈八,象征“二十八星宿”,前立狮四,后安鳌二,均顶向内立望出犼二,愿主人早出门视事,向外立望归犼二,祈主人平安归来。这座结构宏伟、雕刻精湛的石雕建筑远近闻名,民间有“大理三塔寺,丽江石牌坊”的说法,可惜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中被拆除。
金鞍桥:又叫玉带桥。这座桥之特殊在于它的长宽之比,一般的石拱桥,长比宽要长,这座桥则不然,它长仅3米,宽却达9.6米。木氏土司出巡或者回府,总是八抬大轿以示显赫威严,桥太窄当然不行,还同时考虑到这桥与高大的忠义坊之间的呼应协调。![]()
据说木府是仿照北京紫禁城建造的,这种僭越本分的做法,在等级森严的古代是决不允许的,因此,木氏土司从不让外人进去,连徐霞客也不例外。徐霞客受木增土司的邀请,在1639年明朝末期来到丽江,远望着楼阁巍峨的木府,在他的《徐霞客游记》里写下了“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感叹,这句话已写在东边的照壁上。
![]()
![]()
![]()
议事厅:前议事厅是纳西族木氏土司商议政事之殿堂。端庄宽敞,气势恢弘,由此可见当时木氏土司显赫一时的政治、经济、文化。
据说木府是仿照北京紫禁城建造的,这种僭越本分的做法,在等级森严的古代是决不允许的,因此,木氏土司从不让外人进去,连徐霞客也不例外。徐霞客受木增土司的邀请,在1639年明朝末期来到丽江,远望着楼阁巍峨的木府,在他的《徐霞客游记》里写下了“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感叹,这句话已写在东边的照壁上。
木氏土司对中央政府忠心耿耿,上贡不断,特别是明朝万历年间,据说木增土司曾用马帮驮着万两金银,万里迢迢到京城进贡,明神宗大受感动,钦赐“忠义”二字,并下圣旨建这忠义石牌坊。土司对朝廷的忠义还可以从木府大门的对联上看出来,“凤诏每来红日近,鹤书不到白云闲”。这副对联来自木泰土司所写的纳西族第一首汉文诗《两关使节》,意思是皇帝的诏书一来,就好像离太阳更近了,感到十分温暖;如果好久没接到朝廷的文书,那么,就觉得天上的白云都懒散了。
木府是丽江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位于丽江古城狮子山下,是丽江古城文化之“大观园”。
木府占地46亩,中轴线长369米,整个建筑群体座西朝东,“迎旭日而得木气”。明末时木府达到鼎盛,其府建筑气象万千,古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叹木府曰:"宫室之丽,拟于王室"。
整个建筑群坐西向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
纳西族人原来没有汉族的姓氏,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远在滇西北丽江纳西族土司阿甲阿得审时度势,于公元1382年“率从归顺”,举人臣之礼,此举大获朱元璋赏识,朱将自己的姓去掉一撇和一横,钦赐其“木”姓,从此纳西传统的父子连名制得以改成汉姓名字。“北有故宫,南有木府”,木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气质,同时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古朴粗犷的流风余韵,而其座西朝东,府内玉沟纵横,活水长流的布局,则又见纳西族传统文化之精神。
丽江旅游有一句话:“不到木府,等于不到丽江”。
纳西民族首领木氏自元(1253)
世袭丽江土知府以来,历经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木府在西南诸土司中以"知诗书好礼守义"而著称于世。
木府是纳西人为自己的祖先自豪骄傲的象征。这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充分体现了明代建筑古朴粗犷的流风余韵,在明代中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纳西、白族各地方工艺风格,同时又是纳西古王国名木古树、奇花异草汇聚一所的园林,它介于皇家园林与苏州园林之间,将天地山川清雅之气与王宫的典雅富丽融为一体,充分展现了纳西广采博纳多元文化的开放精神。一座木府,凝聚了丽江这座世界名城的千年文明精魂和各族人民的博大智慧。
议事厅:前议事厅是纳西族木氏土司商议政事之殿堂。端庄宽敞,气势恢弘,由此可见当时木氏土司显赫一时的政治、经济、文化。
纳西人说起“木老爷”来,就跟我们提到自己的老祖宗一样亲切。木老爷,从前就是这座浩大宅第的主人。简单一点说,五六百年前的木府,就是丽江古城中的“紫禁城”。木府是丽江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木氏土司家族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鼎盛时期木府占地一百多亩,有近百座建筑,是八百年大研古城的心脏所在。尽管它只是一座土司的宅院,但它的奢华与恢宏,并不亚于任何一座王公贵胄的官邸。据《丽江府志》记载,从前的木府殿堂巍峨、布局严谨,仅中轴线就有369米长,中轴线上分别有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等大殿,两侧房屋罗列,楼台亭阁,数不胜数;花园回廊,风格别致。其总体建筑风格为“仿紫禁城而建”。
光碧楼:为木府玉花园的门楼,是土司当年宴请宾客的宴会厅。《丽江府志》记载“巍峨壮观,称甲滇西”。
明代建筑遗址:1997年6月,在修缮木家院(清)时,发现此遗址。经鉴定,系明代早期建筑,毁于兵火。从所使用的材料及规模布局可以看出原有建筑十分辉煌,映证了徐霞客当年描述木府“宫室之丽,拟于王者”,是客观真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