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2017国庆·云南·大理·蝴蝶泉公园
大理蝴蝶泉公园,位于巍峨壮丽的苍山云弄峰麓神摩山下,这里泉水潺潺,古树参天,花香蝶飞,空气清新宜人。置身于此,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与嘈杂,让人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纯净、高远和宁静,这是一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方。蝴蝶泉公园建有泉池、牌坊、徐霞客雕像、望海亭、蝴蝶馆、八角亭、大月牙池、咏蝴碑等几处景观。
![]()
![]()
![]()
进入公园,这条两边遍植着高大竹子的小路,就是每年农历四月十五白族金花和阿鹏们对歌的道路。两边还有两条小道,白族导游告诉我们说:对歌失败的金花和阿鹏们是不能从中间这条路回家的,而要走两边的小路,所以,这两条小路分别叫作金花路和阿鹏路。中间的这条道路是给成双成对的青年男女们准备的呢......
![]()
![]()
矗立在我们眼前的这座石牌坊,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大理白族建筑特色,是大理白族建筑的典型。整座石牌坊用大理本地青石条修建而成,中间“蝴蝶泉”三字是当代文豪郭沫若亲笔所提,古色古香,带有浓浓的翰墨香味。
进入公园,这条两边遍植着高大竹子的小路,就是每年农历四月十五白族金花和阿鹏们对歌的道路。两边还有两条小道,白族导游告诉我们说:对歌失败的金花和阿鹏们是不能从中间这条路回家的,而要走两边的小路,所以,这两条小路分别叫作金花路和阿鹏路。中间的这条道路是给成双成对的青年男女们准备的呢......
矗立在我们眼前的这座石牌坊,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大理白族建筑特色,是大理白族建筑的典型。整座石牌坊用大理本地青石条修建而成,中间“蝴蝶泉”三字是当代文豪郭沫若亲笔所提,古色古香,带有浓浓的翰墨香味。
有人说,蝴蝶泉是因为《五朵金花》而闻名,其实不然,早在300多年前,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曾写道:"蛱蝶泉之异,余闻之已久"。
公元1636年5月9日起,徐霞客进入云南,在那儿游览了两年多的时间,走遍了云南的山川土地,边看边走,写了二十余万字,后人编成《滇游日记》。徐宏祖(1586—1641),字振之,号霞客,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县)人。自幼喜欢读古今史籍、舆地志和山海图等书,从21岁起开始漫游各地,历时30多年,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所到之处,他都以日记形式,记录下实地考察过的山川形胜、地质风貌、物产气候和民俗风情等。他逝世后,由友人将部分日记遗稿,整理编辑为《徐霞客游记》一书。
走过古朴的石坊,迎面有一块高约3米的大理石碑挺立,碑呈棱形,正面右侧有郭沫若手书"蝴蝶泉"三个大字.左例刻郭老咏蝴蝶泉诗的手迹;碑的背面,书徐霞客游大理蝴蝶泉的一段日记。
徐霞客笔下的《蝴蝶泉》:(山麓)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洌可鉴。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
在这里租了白族的民族服装,好便宜啊,10元钱/套,可以穿着在公园里到处闲逛,只要走时还回来就好......
蝴蝶泉,泉水深有丈余,清澈如镜。泉池周围有大理石栏板,泉边一株高大古树横跨泉上,因其花型似蝶,名曰“蝴蝶树”。每年到蝴蝶会时,成千上万的蝴蝶从四面八方飞来,在泉边漫天飞舞。蝶大如巴掌,小如铜钱。无数蝴蝶还钩足连须,首尾相衔,一串串地从大合欢树上垂挂至水面。五彩斑斓,蔚为奇观。在白族人民心中,蝴蝶泉是一个象征爱情叫忠贞的泉。每年农历四月十五蝴蝶会,四方白族青年男女都要到这里,"丢个石头试水深",用歌声找到自己的意中人。
自古以来,有不少文人学士,到此考察游览,并写下了许多重要的诗文。明代有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在游记中热情称颂蝴蝶泉。清代诗人沙琛,在《上关蝴蝶泉》诗中赞道:“迷离蝶树千蝴蝶,衔尾如缨拂翠湉。不到蝶泉谁肯信,幢影幡盖蝶庄严。”
徐霞客闻之已久的蝴蝶泉,树美、蝶美、水也美......
首先说"泉"。蝴蝶泉最早叫“无底潭”,因为发生在这里一个动人的“雯姑与霞郎”的爱情传说,这潭爱的泉水才被称为:“蝴蝶泉”。这一池清澈见底的泉水是从苍山山麓的岩缝砂层中渗透出来的,水质特别清冽,一出地表便汇聚成潭,一眼看去,在潭底洁白如银的细砂上,泉水从细沙中的无数个泉眼中涌出,不时升腾起一串串气泡。这泉水奇就奇在冬不枯竭、夏不满溢。泉壁上方的大理石上,刻有一代文豪郭沫若题写的“蝴蝶泉”三个潇洒自如的大字。
人们喜欢将蝴蝶泉看作是爱情的幸福泉,因此,都要将硬币投向池塘中,一试“运气”,你要是忠贞于爱情的话,那您投出的硬币一定会飘飘摇摇落在那一个个涓涓流出的爱的泉眼之上。
蝴蝶泉奔泻而出的泉水,近年来又被公园管理者十分珍惜地蓄积于三个一潭比一潭大的水潭之中,供人观赏,最大的一潭约10亩。蝴蝶泉由过去的一潭,变为现在的四潭,这是蝴蝶泉公园内最显眼的景观。
其次说"蝶"。据科学工作者考证,蝴蝶聚会是自然界生物传宗接代的一种自然现象。在蝴蝶泉内,蝴蝶泉种类繁多,每年阳春三月到五月之间,正是蝴蝶泉边合欢古树开花释放花蜜的季节,也是各种蝴蝶交配繁殖后代的时间,它们从各处飞夹采花蜜,同时雌雄相互交配,所以出现这种蝴蝶聚会的奇观。大的大如巴掌,小的小如蜜蜂,成串挂在泉边的合欢树上,彩蝶翻飞,如梦如幻。徐霞客在他的《滇游日记》中写道:"有峡泉之异,余闻之已久。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峡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无数,连须勾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徐霞客笔下这一生动的描述,让我们感受到一幅蝴蝶与奇花竞相争艳的美丽画图。著名诗人郭沫若1961年秋游蝴蝶泉时,曾写:"蝴蝶泉头蝴蝶树,蝴蝶飞来万千数,首尾联接数公尺,自树下垂疑花序"的著名诗句。当然,到蝴蝶泉看蝴蝶,最好的时节是每年的农历四月十五,是白族人民自古相传的"蝴蝶会",这一天,四方八面的蝴蝶都飞到这里来,竞妍争艳。游蝴蝶泉当然要说"蝶"。据科学工作者考证,蝴蝶聚会是自然界生物传宗接代的一种自然现象。在蝴蝶泉内,蝴蝶泉种类繁多,每年阳春三月到五月之间,正是蝴蝶泉边合欢古树开花释放花蜜的季节,也是各种蝴蝶交配繁殖后代的时间,它们从各处飞夹采花蜜,同时雌雄相互交配,所以出现这种蝴蝶聚会的奇观。大的大如巴掌,小的小如蜜蜂,成串挂在泉边的合欢树上,彩蝶翻飞,如梦如幻。徐霞客在他的《滇游日记》中写道:"有峡泉之异,余闻之已久。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峡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无数,连须勾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徐霞客笔下这一生动的描述,让我们感受到一幅蝴蝶与奇花竞相争艳的美丽画图。著名诗人郭沫若1961年秋游蝴蝶泉时,曾写:"蝴蝶泉头蝴蝶树,蝴蝶飞来万千数,首尾联接数公尺,自树下垂疑花序"的著名诗句。到蝴蝶泉看蝴蝶,最好的时节是每年的农历四月十五这一天,若遇天气晴和,更是盛况空前,不仅蝴蝶多得惊人,而且品种繁多,如凤尾蝶、大瓦灰蝶等等,应有尽有,汇成了蝴蝶的世界。蝴蝶泉奇景古已有之,明代徐霞客笔下已有生动的记载。不过,蝴蝶泉边不是任何时间都有蝴蝶翻飞的,除了每年农历四月十五的几天外,其他时间是看不到这种奇景的。
蝴蝶泉的形成与这一带的环境条件有关。该泉西靠苍山,东临洱海。苍山巍峨挺拔,耸立如屏,山顶积雪,经夏晶莹。云聚生雨,降水丰富,植物每项。洱海总面积约240平方公里,风光绮丽,花枝不断,四时如春。
苍山和洱海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银苍玉洱”的观赏美景,而且构成了蝴蝶等昆虫大量繁殖与生长的自然环境。蝴蝶泉处于洱海大断裂的北东盘,该盘在地下水溶蚀作用下,形成了众多的落水洞和溶洞,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形成了岩溶含水层。该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沿溶蚀管道流动,在与冲、洪积物接触部位,受细粒松散物阻截,溢出地表后形成蝴蝶泉。该泉涌水量在18.77升/秒上下。泉水的矿化度小于0.5克/升,属重碳酸钙、镁型水,无臭、无味,水质淡美。泉好水美再加上泉边的那棵合欢树,蝴蝶自然乐意光临。由此可知,蝴蝶会并非是因那对情人的遇难所引起,而是由那里的特殊环境条件决定的。
令人惋惜的是,近十数年,人们已经很难看到美丽的蝴蝶盛会,有时,虽有蝴蝶聚集,但数量已少。据当地父老传言:蝴蝶泉边,原有一蓬枝叶茂密、开白花、发清香的茨蓬,花枝缠在横斜泉面的树干上,蝴蝶沿着这些下垂的花枝连成串。如今,茨蓬已除,泉面树干叶枯,加上周围自然环境受到破坏,田野大量使用农药,误伤不少蝴蝶,那连须钩足悬于泉面的奇观,久已不见......
再说"树"。泉后满山遍野的松林、柏林、棕榈林、茶林、杜鹃林、毛竹林,还更得益于蝴蝶泉边合欢树、酸香树、黄连木等本地特有的芳香树种。蝴蝶泉边这株横卧于泉池上方粗大古朴的树叫"夜合欢树",又叫"蝴蝶树"。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每当春末夏初时节,古树开花,白天花瓣张开如一只只蝴蝶,夜晚又花瓣合拢吐出阵阵扑鼻清香。此时蝴蝶群集飞舞,一只只。连须勾足,从枝头悬至泉面,形成——条条五彩缤纷的蝶串。这些蝴蝶,人来不惊,投石不散,令人称奇。古往今采多少文人墨客赞美过这朱奇树,如果说蝴蝶是"会飞的花朵",那么这合欢树的花朵则是"静止的蝴蝶"。蝴蝶会期间,花与蝴蝶共舞,真假难辩,是蝴蝶泉的一大奇观。
蝴蝶泉的传说:蝴蝶泉又叫无底潭。相传,古时候,云弄峰下有个叫羊角村的地方;住着一位如花似玉,心灵手巧的姑娘雯姑。她的勤劳和美丽使小伙子们做梦都想得到她纯真的爱情。云弄峰上有个英俊的白族年轻樵夫名叫霞郎,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为人善良。有一年,雯姑与霞郎在三月三的朝山会上相逢,一见钟情,互订终身。
苍山下住着一个凶恶残暴的俞王,他得知雯姑美貌无比,打定主意要雯姑做他的第八个妃子。于是派人把雯姑抢入宫中。霞郎知道后,冒着生命危险,潜入宫内救出了雯姑。俞王发觉后,立即带兵穷追。他俩跑到无底潭边时,已精疲力竭,带着刀枪火把的追兵已到眼前,危急中两人相抱跳入无底潭中。顷刻之间,电闪雷鸣,暴雨交加,吓得追兵落荒而逃。
次日,雨过天晴,彩虹飞跨,打捞霞郎和雯姑的乡亲们没有找出两人的尸体,却看见从深潭中翻起的一个巨大气泡内飞出了一对色彩斑斓、鲜艳美丽的蝴蝶。彩蝶在水面上形影不离,蹁跹起舞,引来了四面八方的无数蝴蝶,在水潭上空嬉戏盘旋。从此,人们便把无底潭称为蝴蝶泉。
那一天是农历4月15日。从此,每年的这一天,无数美丽的蝴蝶就会聚集在这里,讲述这动人的爱情故事。这就是有名的“蝴蝶会”。尽管这是一个传说,然而每当农历四月,山花烂漫之时,确实有成千上万,形态各异的蝴蝶到泉边相聚。每年的这一天,远近的白族男女群众都要到此赶会、唱调子、弹三弦,观看彩蝶。
小阿鹏,将来不知是谁的......
老阿鹏,唉,一辈子啊......
也许是因为有了雯姑和霞郎忠贞爱情化作蝴蝶的传说,因此在漫漫的岁月里,在蝴蝶泉边演绎了一出出动人的爱情故事。在上世纪五下年代末,大理地区白族人民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建设的热潮之中,勤劳、善良、能干或了白族青年男女互相倾慕的标准。来自剑川的英俊而又多才多艺的白族小伙阿鹏,在一年一度的大理三月街的赛马会上出色的表现给来自洱晦边的副社长金花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而贤惠漂亮的金花也同样吸引了阿鹏的眼光,他俨双双约定明年再相会。一年的相思,使阿鹏在第二年的大理三月街到来时急欲寻求金花,但几次与养殖金花、炼铁金花等四位金花发生了戏剧性的误会后,几经挫折,终于使这对恋人在蝴蝶泉边相会。"苍山脚下找金花,金花是阿妹。"金花蝴蝶泉边对镜梳妆,阿鹏弹着龙头三弦与金花情歌对唱,爱情在这里谱写了完美的篇章,也成就了电影《五朵金花》。
五龙池:龙是中国的吉祥物,也是大理白族地区的崇拜图腾之一。蝴蝶泉边,五股清泉从五座龙头喷涌而下,形成一个五龙吐水、浪花飞溅的奇观。下方的五个小水潭,水花四溅,泉水清澈透明,形成“清泉石上流”的美景,这就是五龙池。在大理人民心中,五龙吐水寓意吉祥如意,所以凡来到蝴蝶泉,白族人民一定会到这里洗洗手,代表着将获得幸福快乐、美丽缘分和喜乐丰收。
准备自拍,老公“挤”了进来。他最爱干这样的事情了
......

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
——2017.10.6-7
附:门票
没有想到这里的日照这样强烈,PS后,还是不太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