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五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测查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1、院子里的mò li(
)花开放了!散发出lǚ lǚ yōu xiāng(
)。
2、奶奶的gē bo(
)有点儿疼,我帮她róu yì róu(
)。
3、柔和的月光立即洒满了我们的li ba(
)小院。
4、祖父带着一顶大cǎo mào(
),拿着chǎn zi(
)在地里忙活。
5、人与人之间关系hé xié(
),少一点jiū fēn(
),社会就会融洽。
二、用“
”画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5分)
题问(
)
渗诱( )
胡蝶(
) 委碗(
)
祥细(
) 童摇(
)
拾人牙惠(
)
络绎不决(
)
头头是到( )
肌寒交迫(
)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
)的月光
(
)的情操
修剪(
)
(
)的音韵
(
)的童谣
积累(
)
四、选词填空。(3分)
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只要......就......
无论......都......
1、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
)沟通了人们的心灵,(
)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2、(
)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用语,(
)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3、那时,(
)我们的日子清苦,(
)精神生活是丰富的。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茉莉开花。(扩句)
2、母亲那双勤劳的手为我打来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缩句)
3、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仿写句子)
4、茉莉花香。(改为反问句)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爱如茉莉》一文告诉我们真爱就如茉莉一样,
但
。作者集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温馨而美好的画面。“它送来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这句话,“
”字用的很好,因为
。在我的眼中,爱如
,爱如
,爱如
。
2、《月光启蒙》是
写的一篇
。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为他
、
、
、
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母亲启蒙教育的
、
之情。
3、《我和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
》,通过对园中
的童年生活的介绍,写出了童年生活的
,也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
,以及对祖父
。
4、《谈礼貌》告诉我们:
。写一句关于礼貌的名言:
。
七、语文与生活。(7分)
1、请理解下列句子(2分)
(1)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与人。
。
(2)礼到人心暖,无理讨人嫌。
。
2、请写一写萧红的主要作品。(2分)
3、能说会道。(3分)
班级举行一次即兴演讲会,用五分钟时间做准备,你选择的话题是什么?同学们对你的演讲有什么看法?请写出来。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6分)
(一)月光启蒙(节选)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聪明(
)
糊涂(
)
2、联系上下文,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
(2)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
。
3、文中画“
”的句子你是怎样理解的?写下来。(3分)
4、“月光”如水,富有诗情画意,自古以来,是很多文人墨客借景抒情的对象。你能创作出两句带有“月”的诗句吗?试试看!(2分)
(二)母亲的羽衣
(1)讲完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细看儿子已经垂睫睡去,女儿却犹自瞪着坏坏的眼睛。忽然,她一把抱紧我的脖子:“妈妈,你说,你是不是仙女变的?”
(2)女儿的问话充满童真和稚气。我真的一时不知怎样回答,但这句问话却像一把无形的钥匙,开启了情感与记忆的箱箧……
(3)许多年前,那时我自己还是小女孩,我总是惊奇地窥伺着母亲。记忆中母亲晒箱子的时候就是我兴奋欲狂的时候。
(4)母亲的樟木箱子又深又沉,像一个浑沌黝黑初生的宇宙。我还记得的是阳光下竹竿上富丽夺人的颜色,怪异却又严肃的樟脑味,以及我在母亲喝禁声中东摸摸西探探的快乐。
(5)我唯一真正记得的一件东西是幅漂亮的湘绣被面,雪白的缎子上,绣着兔子、翠绿的小白莱和红艳欲滴的小萝卜。母亲一边整理,一面会回过头来说:“别碰,别碰,等你结婚送给你。”
(6)那幅湘绣后来好像不知怎么就消失了,我也没有细问。但不能忘记的是母亲打开箱子时那份欣悦自足的表情,会让我我觉得她忽然不属于周遭的世界,那时候她会忘记晚饭,忘记我扎辫子的红绒绳。
(7)除了晒箱子,母亲最爱回顾的是早逝的外公对她的宠爱。外公总喜欢带她上街去吃点心,而当年的肴肉和汤包又是如何好吃,甚至煎得两面黄的炒面和冰糖豆浆都是超乎我想象力之外的美味。
(8)每听她说那些事的时候,我都惊讶万分——我从有记忆起,母亲就是一个吃剩菜的角色,红烧肉和新炒的蔬菜简直就是理所当然地放在父亲面前的,她自已的面前永远是一盘杂拼的剩菜和一碗“擦锅饭”。
(9)母亲每讲起那些事,总有无限的温柔,她既不感伤,也不怨叹,只是那样平静地说着,并不想把那个世界拉回来。下一顿饭她仍然会坐在老地方吃那盘剩菜;而到夜晚,她会照例一个门一个窗地去检点去上闩。她一直都负责把自己牢锁在这个家里……
(10)其实世上哪一个母亲不曾是穿着羽衣的仙女呢?像故事中的小织女,她们都曾住在星河之畔,织虹纺霓,藏云捉月,几曾烦心挂虑?她们是天神最偏怜的小女儿,她们终日临水自照,惊讶于自己美丽的羽衣和美丽的肌肤,她们久久凝注着自己的青春,被那份光华弄的痴然如醉。
(11)而有一天,她的羽衣不见了,她把洁白的羽衣拍了又拍,无声无息的关上箱子,藏好钥匙。是她自己锁住那身昔日的羽衣的。她不能飞了,因为她已不忍飞去。——她已经决定做一个母亲。
(12)女儿没有得到答案,哪肯善罢。双臂将我的脖颈搂得更紧:“妈妈?你到底是不是仙女变的?”
(13)我回过神来,却又一时愣住,我究竟是不是仙女变的,我不想也不方便告诉她什么,只胡乱应付着:“不是,妈妈不是仙女,你快睡觉。”
(14)对我的搪塞 女儿将信将疑 她听话地闭上眼睛
旋又不放心地睁开 如果你是仙女
也要教我仙法哦
(15)我笑而不答,替她把被子掖好。其实我真的想对她说:“是的,妈妈曾经是一个仙女,在她做小女孩的时候。但现在,不是了,你才是,你才是一个小小的仙女。”
1、给文章第14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3分)
2、第4自然段画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仿写一句。(2分)
3、认真阅读全文,想一想,文中“母亲的羽衣”究竟指的是什么?(2分)
4、作者在文章中写了几件与自己母亲有关的事情,请概括回答。(3分)
5、“她不能飞了,因为她已不忍飞去。”请结合语境理解母亲为何“不忍”?(2分)
十、习作。(30分)
题目:我们班里的小能人
提示:先确定写谁,再想想他在哪方面表现突出,然后选一两个事例写下来。要注意写真事,说实话哦!
【答案】
一、1、茉莉 屡屡幽香 2、胳膊
揉一揉 3、篱笆 4、草帽
铲子 5、和谐
纠纷
二、提 透 蝴
婉 详 谣
慧 绝 道
饥
四、1、不但......而且......
2、只要......就......
3、虽然......但是......
七、2、示例:《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八、(一)1、聪颖 混沌
2、(1)唱歌动听温柔、甜美怡人
(2)生长。 产生、流传
3、母亲用优秀的民族文化,用艺术的形式教育“我”、培养“我”,为“我”打开了闭塞的心灵之窗,照亮了“我”灰蒙蒙的心灵,使“我”一颗混沌的童心变得豁然开朗,得到了有益的启蒙。
(二)1、,。,:“,!”
3、“母亲”在“决定做一个母亲”前倍受宠爱、无牵无挂、自由快乐幸福的美好生活。好处:形象生动,
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富有内涵和韵味,易引发读者深层的思考。
4、①我窥伺母亲晒箱子。②外公宠爱母亲,喜欢带她去吃点心。③母亲总是吃剩菜。④母亲一个门一
个窗地去检点去上闩。
5、①每一位母亲都曾有过美好的青春年华,都有着对美的天性追求,都曾度过一段天真快乐、自由幸
福的美好时光。②女人一旦做了母亲,就肩负起了家庭的责任,肩负起了让孩子尽享母爱、幸福快
乐成长的责任,也正因此,母爱才一代代得以延续和传承。
